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谷鸟时一啭,田园春雨馀。


光风动林早,高窗照日初。


独饮涧中水,吟咏老氏书。

山前白鹤村,竹雪覆柴门。


候客定为黍,务农因燎原。


乳冰悬暗井,莲石照晴轩。

天晴禾黍平,畅目亦伤情。


野店云日丽,孤庄砧杵鸣。


川原唯寂寞,岐路自纵横。

楚国青芜上,秋云似白波。


五湖长路少,九派乱山多。


谢守通诗宴,陶公许醉过。

审,建中元年礼部侍郎令狐峘下试军谋越众科第一。
释褐授校书郎,又为参军,仕终侍御史。
初于华山下多买田园为别墅,水木幽閟,云烟浩渺,晚岁退居其下,讽吟颇多。

青圻连白浪,晓日渡南津。


山叠陵阳树,舟多建业人。


烟霞高占寺,枫竹暗停神。

秋叶已多蠹,古原看更荒。


废城无马入,破冢有狐藏。


寒日稍清迥,寒山分漭苍。

怀县曾余往,风谣为尔知。


寒先太行近,润接大河卑。


宾酒栽公秫,晨羹剪露葵。

夏侯惇字元让,沛国谯人,夏侯婴之后也。
年十四,就师学。
人有辱其师者,惇杀之,由是以烈气闻。

眭弘字孟,鲁国蕃人也。
少时好侠,斗鸡走马,长乃变节,从嬴公受《春秋》。
以明经为议郎,至符节令。

银地有馀光,方公道益芳。


谁分修藏力,顶有剃头霜。


经勘松风燥,檐垂坞茗香。

兰省方雠乙夜书,襄阳迎侍暂脂车。


挥毫偶未归纶阁,衣锦何妨奉板舆。


岘首碑前留马足,鹿门山下宿僧居。

百舌关关麦垄青,远山迎马翠如屏。


禁中已诵相如赋,江外犹看使者星。


衣拂茶烟寻水寺,枕攲梅雨泊沙汀。

却说贾诩料知曹操之意,便欲将计就计而行,乃谓张绣曰:“某在城上见曹操绕城而观者三日。
他见城东南角砖土之色,新旧不等,鹿角多半毁坏,意将从此处攻进,却虚去西北上积草,诈为声势,欲哄我撤兵守西北,彼乘夜黑必爬东南角而进也。
绣曰:“然则奈何?”诩曰:“此易事耳。

元戎车右早飞声,御史府中新正名。


翰墨已齐钟大理,风流好继谢宣城。


从军晓别龙骧幕,六骑先驱嘶近郭。

后辈传佳句,高流爱美名。


青春事贺监,黄卷问张生。


暮雪重裘醉,寒山匹马行。

谢公邻里在,日夕问佳期。


春水人归后,东田花尽时。


下楼闲待月,行乐笑题诗。

二秀才,二秀才兮非秀才,非秀才兮是仙才。
中华国里亲遭遇,仰面观天笑眼开。


鹤形兮龟骨,龙吟兮虎颜。

傍窥盛德与高节,缅想应无前后人。


讲论参同深到骨,停腾姹女立成银。


棋功过却杨玄宝,易义精于梅子真。

京华契阔已再冬,扁舟野岸欣相逢。


天寒水远飞霜风,谈笑坐觉回春容。


年逾七十两颊红,真气上溯泥丸宫。

欹冠枕如意,独寝落花前。


姚馥清时醉,边韶白日眠。


曝裈还当屋,张幕便成天。

西望烟绵树,愁君上蜀时。


同林息商客,隔栈见罛师。


石滑羊肠险,山空杜宇悲。

两地交通布政和,上台深喜使星过。


欢留白日千钟酒,调入青云一曲歌。


寒柳翠添微雨重,腊梅香绽细枝多。

精推洪范罚常阴,一语知几耸在廷。


却道取青如拾芥,是贪利禄始明经。

暮峰和玉垒,回望不通秦。
更问蜀城路,但逢巴语人。
石林莺啭晓,板屋月明春。
江村摇落暮蝉鸣,执手临岐动别情。
古岸相看残照在,片帆难驻好风生。
牵吟一路逢山色,醒睡长汀对月明。
绵蛮黄鸟不堪听,触目离愁怕酒醒。
云散碧山当晚槛,雨催青藓匝春庭。
寻芳懒向桃花坞,垂钓空思杜若汀。
启鉴悠悠两鬓苍,病来心绪易凄凉。
知音不到吟还懒,锁印开帘又夕阳。
袖中多丽句,未遣世人闻。
醉夜眠江月,闲时逐海云。
荻花寒漫漫,鸥鸟暮群群。
君不见吴良斋郡吏,敛板居高随掾史。
诸郎元日寿府君,觞酒谀言败人意。
口角击节五马贤,鳆鱼百辈为君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