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水注横塘藻荇香,候虫唧唧满空廊。


风前落叶纷可扫,天际疏星森有芒。


夜漏渐长愁少睡,秋衣未制怯新凉。

枭呼作人声,月出如野烧。


推枕中夜起,残灯尚馀照。


难从公荣饮,独效孙登啸。

身是江湖不系船,雨馀随处一翛然。


浮云尽敛出青嶂,孤月徐升行碧天。


收网渔歌移别浦,隔城塔影落前川。

脱冠残发冷飕飗,北斗阑干河汉秋。


木末有风栖鹊起,亭皋无月乱萤流。


酒悭仅得时时醉,诗退难禁夜夜愁。

冷卧空斋枕曲肱,饥鹰惊起发鬅鬙。


烟霞华岳逃名客,风雪庐山入定僧。


槲叶蔽身胜衣帛,金丹照室不燃灯。

示疾维摩无侍者,夜阑自掩草庵门。


有情梅影半窗月,相应鸡声十里村。


纸帐拥裘寻断梦,地炉拨火暖残樽。

山城残角伴疏钟,拥褐颓然一病翁。


纸帐灯明蹙龟甲,铜瓶火熟起松风。


雨来尤觉睡味美,酒后不知愁思空。

夜阑扶策绕中庭,云罅三三两两星。


安得南风卷云尽,烂然河白映天青。

夜出茆堂自撤扃,乌藤与我两伶俜。


凉蟾吐晕围千丈,老木移阴可一庭。


隔浦呼呜闻宿鸟,傍檐开阖数流萤。

病疟秋来久未平,草堂遥夜不胜清。


疾风递响惊林叶,列宿收芒避月明。


百计不能逃白发,一生堪笑役虚名。

鹤瘦龟饥与静宜,更阑徙倚并清池。


月当三五初盈夜,河直西南欲落时。


浩浩醉歌群鹜起,翩翩孤影角巾攲。

遥夜寂无哗,江城鼓屡挝。


傍墙行踸踔,脱帽发鬖髿。


诗和玲珑韵,灯开顷刻花。

穷巷行人绝,高城漏鼓稀。


剧谈频剪烛,久坐旋更衣。


饥鼠冲人过,啼鸦冒夜飞。

鬓毛饱受雪霜侵,一褐萧条寄故林。


檐雨滴回羁枕梦,城笳唤起塞垣心。


平生耻露囊中颖,垂老甘同爨下琴。

寂寂空廊络纬鸣,消摇岸帻近南荣。


闲眠簟作波纹冷,新浴衣如蝉翼轻。


微雨已收云尽散,众星俱隐月徐行。

野烟含夕渚,山月照秋林。


还将中散兴,来偶步兵琴。

千峰走晴雷,风力吹边雨。


层云不成阴,残缺如败堵。


山深日易暝,孤馆孰宾主。

仙茶旋煮桐江水,客火遥分石壁灯。


风露满船山月上,夜凉独对钓台僧。

犹记初朝岁,宁知遽数秋。


庭梧碧自落,畹蕙弱谁留。


门闭人同夜,心西火共流。

微风入枕簟,林卧仰看星。


露气秋元白,天光霁益青。


草虫攒暗壁,萤火闪疏棂。

夜月虽愆约,秋云却荐凉。


桥明缘水净,树近觉风香。


众论轻闲适,幽怀贵老狂。

老火顿扫迹,颢气凝清英。


病悰少栖泊,循檐听风声。


桂魄未及圆,列纬已让明。

漫漫夜气万山深,风露高寒天宇清。


檐月窥人惊白发,炉烟凝坐悟黄庭。


挑灯看剑心犹壮,攲枕听泉眼独醒。

枯苇萧萧搅客眠,夜深灯火照邻船。


□□□□□□□,风雪蓬窗万里天。

极浦霜清雁打围,渔灯明灭水烟微。


天寒想是鲈鱼少,犬吠空江船夜归。

戍鼓声催夕照低,蒹葭杨柳澹烟微。


偶因海浦听吹笛,却忆京城闻捣衣。


恋阙岂无情戚戚,别家那有思依依。

疲筋弱骨畏歊蒸,颇欲清言濯肺膺。
风乱飞萤光细碎,露团幽筱醉懵腾。
只应爱月痴犹在,更觉憎蚊忿未惩。
倚天长剑为谁收,欲献君王镇九州。
世事漫随红日下,壮心空逐碧江流。
雁横西塞偏愁客,菊绽东篱始当秋。
点墨挥毫势始停,起来耳目共时醒。
一窗月色元无响,四壁虫声不见形。
东院长廊约二更,风雷送雨正冥冥。
忽看电掣金蛇过,照出青天一点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