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智绝真空,体应群物。


物岂他物,有感斯通。


空非顽空,无远弗届。

万卉千丛待化工,微云细雾澹和风。


是谁不在空蒙里,只有枝头春独浓。

泠泠清影擘云开,谁傍珠帘石径回。


千里有帆应计日,三生无约亦登台。


遥天喷雪无留影,洒墨凌空自作堆。

大士灵通,多在忍土。


以无缘慈,哀五浊苦。


感应道交,如子得母。

大士如镜,照一切心。


大士如月,清光普临。


万象历历,随感而寂。

一泓水树横秋色,半枕松风归鹤声。


个里未能忘宿习,因人幻出百千情。

专阃军威重,陪驺入帝乡。


相水摇龙虎,丹山仰凤凰。


金绳天界现,玉轴梵宫藏。

山中礼忏始出山,盘绕香云两袖间。


陟岵只徒抒望眼,闻经真可破幽关。


修诚已入莲花界,敛虑方依满月颜。

圆明一念固,不比望夫山。


云绕乾坤阔,灯悬日月闲。


三边随业见,一夜逐人还。

笑语云中自在仙,功深调燮亦忧悬。


一杯好酒文园赋,三径秋光元亮天。


庇我事多情似醉,活人心普福如泉。

黄金殿下清卿笔,白华山前大士身。


忽肰出现金莲寺,不堕人间万劫尘。

杨枝甘露随瓢注。
镜不烦铜铸。
圆通宝相看分明。

寻声疑自普陀来,又赠杨枝海上回。


缁衲折芦初地去,白衣成果普门开。


数千里路看飞锡,五十三参送善财。

终不得自在,即此苦何穷。


愿取杨枝水,一洒朔庭空。

水旱无忧不用祈,祇祈心事莫相违。


我今衰老浑如许,惟仗神通放取归。

禅月定中观妙相,神奇古怪乃如斯。


起来援笔一挥扫,惊杀人间老画师。

不住扬州听玉箫,相思连夜泛江潮。
几多花落几多雨,廿四风来廿四桥。
下水只愁千片尽,待人还见一丛娇。
故人双鲤字,仍作蜡书看。
画阁满江上,兰桡行日难。
感君勤跋涉,慰我报平安。
日落城閪,钿车流水,争逐芳尘。
酒幔全垂,筝囊暗挂,何处藏春。
笙歌鬲岸尤闻。
吴产微开士,膏肓岩穴深。
向来避小草,于今有远心。
悬知轩辕律,定非桑濮音。
我亦乐清旷,颇甘去人群。
回观荫华轩,澹如秋空云。
二桃杀三士,累累荡阴坟。
欲念山阿人,临崖九秋树。
袖手谢鼎来,属袂推不去。
兀尔自忘缘,湛然随所遇。
风窗生晚听,雨砌耀宵行。
斜柯横吹度,缘阶细草生。
片月悬屋角,婵娟有馀情。
室迩会面稀,轫发分首别。
缅思耐久交,不为翕翕热。
祇夜在贝多,有怀时间阅。
恐是逃名客,因为出世流。
人间云不定,心外佛何求。
醉喜形骸放,诗嫌偶对囚。
夜起占星毕,朝趋礼佛龛。
拥桥莲坠粉,萦沼水揉蓝。
屏翳何须靳,登伽不受参。
甘雨祈三日,香云捧一龛。
依归甘露灭,珍重蔚头蓝。
官事何当了,枯禅且罢参。
何来三竺倚山椒,妙相庄严绝世嚣。
祥鸟拟窥丹鹫出,昙花偏傍白猿娇。
摩珠峰顶晴看月,梵语江门隐听潮。
鸥去亭荒,雁来江冷,画笔犹留千古。
写竹光阴,散花身世,愁根忏除能否。
待稽首慈云里。
天冠璎珞现重重,风送潮声入梵钟。
但愿人心如水月,何愁不得睹金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