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古今何处有神仙,鹤驾鸾骖总浪传。


莫信空同邹道士,刀圭入口亦徒然。

巳具桐棺寻乐丘,不关荣辱任浮休。


传家只有书千卷,付与儿孙自讨求。

东吴山水亦清幽,小舸轻舆到处游。


更有故人园更好,不妨连日醉淹留。

著书手段美犁锄,负郭腴田亦半芜。


只把心田付诸子,且耕且读自支吾。

单车夜走榆关雪,五马晓冲梅岭烟。


南暑朔寒俱历遍,老归林下荷苍天。

官居南郡二千石,诗咏关睢三百篇。


衮职惭无一字补,虚生六十又三年。

诗不求工字不奇,天真烂熳是吾师。


归来东海烟霞里,时复高歌攀桂枝。

不入清都不溷尘,吟诗落魄任天真。


苏州别驾何须问,元是缙云司里人。

归休太守似神仙,布被蒙头日宴眠。


却怪门前来热客,马蹄踏破紫芝烟。

琅函仙语出天台,白鹤青鸾特送来。


付与诸郎歌且舞,恍肰身世醉蓬莱。

我向北来君向南,未知何地接帏幨。


绿杨啼鸟蓬窗午,先报离情写一函。

分得黄堂一丈帘,清风碧沼浪纤纤。


鹤鸣昼永文书静,不放沉烟出画檐。

作宦繁华地,甘为清苦人。


带宽绵布重,饭粝菜羹纯。


用法宜风俗,详刑质鬼神。

黄霸还朝日,空馀海国春。


吟囊偏觉重,行李共知贫。


笑别三江月,俄为千里人。

抛却薄书来,暂理丝纶事。
鲤鱼风起露莼香,渔唱里,诗成未。


一棹远红尘,即是桃源地。

严精伐鼓趋晨鸡,龙媒戒仗喑无嘶。


宰臣奏事左墄降,史臣曳履东阶跻。


永康太守臣申之,上殿音吐干虹蜺。

南国逾千里,西风几十程。


凌寒初引道,投老试专城。


贫贱荷公意,分携如此情。

玉笋初辞鹓鹭群,一麾来此振馀芬。


三槐事业他年看,五裤歌谣随处闻。


方丈可量闲日月,泰阶还赴旧风云。

画戟从来瑞霭浮,顿回春意到南州。


占熊馈鲤呈祥日,拖玉腰金得志秋。


十载声名天下最,满怀韬略古人求。

安稳瓯闽路,介居天一方。


双旌谁出守,八郡莫如漳。


日月中天近,风霜去路长。

胄甲汉中垒,声高昔谏垣。


几年清议在,万事此心存。


临遣再三意,褒嘉数十言。

海内声名满,溪头且寓居。


曾来非俗客,亦爱是吾庐。


远道勤为问,平时懒作书。

舟行徵君里,步登徵君山。


雪濑漱我齿,玉泉洗我肝。


遐想台上人,披裘曳渔竿。

鲁不识仲尼,妄谓东家氏。


知音古为难,而况谐俗耳。


寒松翳遗貌,吊古独倚徙。

喜色轻黄未上眉,且将心事付游丝。


嵇康取醉非关酒,杜甫长吟不为诗。


一线日长宫女觉,五方云应史官知。

老树含青雨,平林澹白烟。


隔溪茅屋在,好泊米家船。

使君致仕归来日,九十慈亲犹在堂。


秋水鲈鱼朝入馔,薰风纨扇晚生凉。


孝廉早已称高士,名德今宜重一乡。

孤城请援待王师,保障真成累卵危。


作厉誓将擒贼去,分羹何惜爱姬为?


忠臣尽命以报主,信史大书无异辞。


三十六人同日死,独呼南八作男儿。

萧疏双鬓感华年,把臂相看一惘然。


别绪三秋燕市酒,生涯百亩汶阳田。


高城雨色青骊外,闲苑花香白堕边。

白露蒹葭望渺茫,使君千骑发东方。


斗边一夜仙槎影,河上三春画省香。


剑气秋空寒易水,箫声明月忆维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