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县北诸峰秀不群,桥南二水划中分。


寒星夜动蛟龙窟,斜日春明翡翠文。


照眼溪花浑烂漫,呼名山鸟自殷勤。

使君清严重风纪,名是东吴旧才子。


前年持节太行西,霆激霜飞二千里。


忆昔京阙初相逢,承诏作乐调笙镛。

峦峦山阴竹,结根广庭阿。


密雪掩茂叶,微风振纤柯。


秀色正周列,繁阴亦旁罗。

江干秋气高,木落帝子渚。


永怀群彦集,清景契晤语。


山南与山北,乐子岂无所。

携书出重门,拟寄南飞翼。


书中有深情,不道长相忆。


相忆不相见,思攀芳桂枝。

凉风吹庭树,摵摵鸣未已。


中宵起彷徨,所思在君子。


君子昔言别,二月柳始青。

长林何逶迤,下荫清溪流。


芳苕戴坠露,黄鸟复鸣秋。


远色正苍苍,众木一何稠。

钦廉西望路悠悠,海角亭中足胜游。


圣化只今无远迩,岭南风土是中州。

去年与子南京别,知领盐仓白石场。


万里相寻不相见,独骑官马过雷阳。

碧瓦疏棂带粉墙,梅花照影淡生香。


朔风不解东流水,吹起飞霜满石床。

虚度山头宿雾收,夜来风雨报新秋。


阶前流水深三尺,不遣渔人系钓舟。

门外东风吹柳条,晴烟翡翠满兰苕。


殷勤几曲洪陂水,漂得飞花出画桥。

十年不见风霜面,千里长怀铁石心。


天上梦回东阁远,水边林下好相寻。

齐化门东送子归,低头惟有泪沾衣。


故园已是三年别,客路还看一雁飞。


蟹蛰官河冰渐合,鸟啼宫树露全晞。

承闻初出赣滩时,千里风波有所思。


卜宅重寻流水坂,舣舟还访白沙祠。


鹿门隐去柴车在,秦谷归来木镵随。

舍南种竹近新锄,堑北抽茨亦旧除。


此日云边犹独往,何年江上却同居。


衡门拟著潜夫论,石室难藏太史书。

爱尔东泉林壑幽,石门深窈枕高丘。


鹊巢松树将雏下,鱼跃莲池挟子游。


云屐登山时自补,雨犁卧垄少曾收。

赣水经年厌旅游,乡山此日且迟留。


便从听雨当悬榻,即免看云恋去舟。


落拓田园聊自适,沉酣文字复何求。

暮入深林路欲迷,还闻藜杖出山西。


亲庭药裹应常问,仙馆松醪得共携。


落日横江惊虎斗,残星隐树听乌啼。

省郎何处屯兵久,彭蠡湖西是北山。


飞箭定穿蹲虎石,放船时过落星湾。


五年鱼鸟知营阵,百里樵苏绝塞关。

送客青原路,思君白下城。


雨花曾听法,贝叶旧知名。


学道耽幽趣,忧时累俗情。

孙宰游山日,僧房赋别时。


有诗还念我,何处定逢师。


云甃虫书叶,霜林鹤满枝。

宝匣动龙泉,纶巾拂紫烟。


酣歌明月下,起舞落花前。


野雉红襦短,溪鱼白锦鲜。

山路兼泥潦,其如怅望何。


浮云低近树,细雨暗长河。


城晚乌鸢少,沙寒雁鹭多。

自卷新图寄长公,幽篁古木两三丛。


燕城六月尘如海,得似南窗卧竹风。

野风吹客袂,感慨一登城。


孤鸟日边没,大河天外倾。


年华悲杜甫,世故老虞卿。

辞乡轼辙罕逢知,对屋机云未有期。


兀奡更炊栖庑处,苍凉作赋上楼时。


燕台寒水成衣晚,汉口斜阳见雁迟。

水涉山行歧路长,思亲一夜鬓毛霜。


纷纷枝上慈乌宿,肃肃云中鸿雁行。


活计一行随梦幻,生涯好去老耕桑。

万国承平道更尊,君王取士夙临轩。


雕虫立废贾马赋,发策跂闻晁董言。


兰艾同荣春霭霭,鱼龙欲化海浑浑。

齐鹄顺风飞上天,空笼遂至扣犹全。


滑思琥珀千钟满,软忆珠玑一样圆。


举白醉攻愁自破,硫黄暖与病相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