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杨柳渡头行客稀,罟师荡桨向临圻。


唯有相思似春色,江南江北送君归。

疆理虽重海,车书本一家。


盛勋归旧国,佳句在中华。


定界分秋涨,开帆到曙霞。

汉阳归客悲秋草,旅舍叶飞愁不扫。


秋来倍忆武昌鱼,梦着只在巴陵道。


曾随上将过祁连,离家十年恒在边。

虽不旧相识,知君丞相家。


故园伊川上,夜梦方山花。


种药畏春过,出关愁路赊。

离舟解缆到斜晖,春水东流燕北飞。


才子学诗趋露冕,棠花含笑待斑衣。


稍闻江树啼猿近,转觉山林过客稀。

阿翁门下传经客,公子堂中讲课人。


半席不分闽越语,几年同是弟兄亲。


遥怜揽辔还家日,翻忆趋庭问礼辰。

萧然襆被出词垣,时复持螯佐酒樽。


为问淹留沧海楫,可能供奉茂陵园。


畏途冠盖谁终老,清世渔樵也自尊。

昔年上泰华,遥望薰风台。


一片苍梧恨,茫茫天外来。


君今蒲坂去,门对首阳开。

鹦鹉娇能语,猕猴小似拳。


携归横秀阁,得自会同川。


子女分葵笠,君王望玉鞭。

方物生黎献,黄麖黑狗熊。


大旗书向化,小队拜当中。


宪府宣威德,炎洲息战攻。

人人携酿具,处处熟离支。


一夕香成酒,三危露满卮。


和风尝衣袷,暑气不侵肌。

首夏过琼甸,槟榔得食花。


螺杯川上拾,捻酒洞边赊。


逸兴凌山月,新诗夺海霞。

天晴空翠满,五指拂云来。


树树奇南结,家家末丽开。


野人朝猎去,黎女暮歌回。

高帝称奇甸,南溟岂大荒。


诸华同礼让,一赋重文庄。


尔去观风土,身先入众香。

黑风寒挟雨,城没大洋边。


鱼鳖人谁免,波涛尔独悬。


行穿龙洞穴,战退鬼楼船。

波中涌山岳,知是海鳅回。

势欲吞舟去,光先喷火来。

不须频拔剑,自可静挥杯。

大风吹海啸,舟似转蓬飞。


竞与波涛斗,私将涕泪挥。


旌旗过水怪,灯火降天妃。

嗟君南渡海,波浪白吞空。


三日迷琼岛,中流遇飓风。


生还自鱼腹,险绝有神功。

毗陵客舍洮湖里,乡心祗忆吴江水。


关门千树别来青,笠泽孤云望中起。


孤云迢递故乡山,也似梁公马上看。

贤兄巳上苍龙阁,令弟犹甘饱藜藿。


膝下虽无一寸绶,腰间常吼千金锷。


骑驴狂走长安市,酣歌击缶白日落。

西风吹我梦魂惊,送子东归无限情。


好往沅湘探奇绝,远看衡岳正峥嵘。


黄昏渡口呼船急,后夜江头望月明。

居不愿武陵溪下宅,秦人已被渔郎识。
食不愿首阳山上薇,夷叔先我曾忍饥。


从前辙迹不足蹈,出门四顾将焉归。

海气连云送落晖,远寻渔火宿渔矶。


四围夜色凉衾枕,一晕寒光浸衲衣。


异地同舟非偶偶,中秋见月亦稀稀。

丈人九华秀,曳裾自王门。


归来遂云月,壁立华山尊。


有子恭皇命,适逢岳降辰。

移疾喜无事,卷帘松竹寒。


稍知名是累,日与静相欢。


蹇浅逢机少,迂疏应物难。

班藤为杖草为衣,万壑千峰独自归。


纵令相忆谁相报,桂树岩边人信稀。

云水千重绕洞门,独归何处是桃源?


仙方不用随身去,留与人间老子孙。

劳汝送予子,子安予乃安。


临风须早泊,戴月慎朝餐。


去路桃花暖,回山梅蕊繁。

老去骊歌不好听,此生知有再趋庭。


下阶更莫频回顾,法界如今世念停。

与汝同撑大法船,莫随风力把头先。


洪波险阔篙心稳,万丈厓门蓦箭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