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天爵在人非我有,重轻取予系于人。


要知良贵人难夺,德义尊荣本自身。

心严内主役群形,百体钦承顺令行。


若失所思随欲动,反为形役自纷争。

为尧为舜配三才,功用都从此处来。


颠倒反为饥渴想,迷轻失重亦堪哀。

义在甘心自杀身,人情天理此为真。

谁能出段乾坤里,长作偷生负罪人。

一粒微阳稍兆和,严凝莫奈雪霜多。


天人胜负为消长,造物其如所息何。

气无所帅任崩奔,东骛西驰利欲昏。


人事才停机械息,天心无间本真存。

气化流行出一元,生生之理自天根。


倘无斤斧牛羊累,触处均沾雨露恩。

刍豢膏粱嗜不休,悦心之乐孰能求。


倘知礼义真滋味,陋巷箪瓢岂足忧。

大而天地无边际,细入无伦极眇绵。


一器之中涵一理,随其所在莫非天。

食色虽然人固有,原于形气所由根。


苟徒即此名为性,太极之真已弗存。

所长之人虽在外,敬之之道自中推。


可怜告子灰心久,礼物昏迷不自知。

湍水萦回随所决,亦须顺道乃从流。


若非所性元趋下,料可东西决得不。

梓漆椅桐质本奇,用而为器始皆宜。


倘令杞柳非柔顺,未必杯棬可得为。

贤圣虽亡心不死,诗书所在即其人。


大人取友无今古,天地中间一性真。

君子入官须事道,仕而非道似非常。


抱关击柝虽卑贱,职分终然不可忘。

道体从宜无害义,不容外物独违时。


未能槁食并泉饮,咽李哇鹅岂可为。

天位待贤良有以,理天之物治天民。


近来职掌归西邸,不是朋亲即富人。

贵贵如天礼极隆,无人更识下贤风。


岂知坤位居乾上,天地之交泰道通。

任与清和犹是器,偏于所执不相通。


大成之德该全体,万理同归一贯中。

贫来刍牧竟何疑,只是要秦一事非。


爵禄无心殊已久,谁能白首恋轻肥。

畎亩一身尧舜乐,幡然尧舜在君民。


别无鼎俎要汤具,为有华勋道在身。

未道鸣条作网罗,近来亳邑转偏颇。


嗣君可到先王墓,为问南巢事若何。

弟兄小忍与堪怜,公义私情获两全。


管叔若教封有庳,如凶凶罪岂无偏。

处变安常两不同,圣心天地与为公。


要知授受精微处,不问亲疏共一中。

外物安能乱本真,终天眷慕受恩深。


大人所在元无坏,不失初来赤子心。

箪瓢门柝不堪贫,奴婢甘心自屈身。


驷马高车光郡国,看来等是乞墦人。

今古无过只一中,随时适变不相通。


圣贤心术无偏倚,事业虽殊道则同。

冠屦昂昂数尺躯,圣贤无我意何殊。


伊人德业光天地,在我宁甘食粟夫。

天理须殊本自然,自然天道合无天。


一毫小智生穿凿,所性之真已弗全。

百有馀年泽未穷,寒潭秋月寸心同。


尼山想像人如玉,夜半相逢梦寐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