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轻鸥白鹭定吾友,翠柏幽篁是可人。


海角逢春知几度,卧游到处总伤神。

水色烟光上下寒,忘机鸥鸟恣飞还。


年来频作江湖梦,对此身疑在故山。

昧旦鸣珂路,春朝禁殿班。


方看分宝玉,何意作丘山。


燕入风荣舞,花开日笑颜。

昔在熙宁日,葭莩接贵游。


题诗奉先寺,横笛宝津楼。


天网恢中夏,宾筵禁列侯。

夫君行不归,日夕空凝伫。


目断九疑岑,回头泪如雨。

潇湘木落时,玉佩秋风起。


日暮怅何之,寂寞寒江水。

麝煤新剂黝而坚,谁谓奚生法不传。


信是文房希代宝,益知公子过人贤。


蔡中郎老喜飞白,扬执戟穷耽草玄。

人物相望不并时,使君水鉴有真知。


未论理窟倾三语,只斗诗坛自一奇。


扰扰干戈犹战伐,纷纷簿领更喧卑。

郊外按呜驺。
行过城西二里沟。
老树长藤交映处,临流。

鸲之仍鹆之,尔名今是非。


人言不逾济,何事满苔矶。

王孙眉宇凤凰雏。
天与世情疏。
扬州坐上琼花底,佩锦囊、曾忆奚奴。

西风入丛竹,惨澹带秋阴。


惊起中坻雁,衡阳万里心。

王孙蕴奇意,纨素澹云烟。


借与王摩诘,含毫思邈然。

柳动燕初来,波生雁将去。


惟有小嵩高,苍苍自如故。

孙静字幼台,坚季弟也。
坚始举事,静纠合乡曲及宗室五六百人以为保障,众咸附焉。
策破刘繇,定诸县。

昔预穰侯贡,今移汉掖旁。


帝怜秋实茂,天许本根强。


媚叶童童密,幽花裛裛香。

锦葵窠下雄鸡白,黄蚁有翼飞终涩。


不应草叶更相遮,五寸荆轲千里隔。


王孙妙思快啖吞,马迁奇笔写鸿门。

长沙景王道怜,高祖中弟也。
初为国子学生。
谢琰为徐州,命为从事史。

朝朝适馆五云间,恰似参堂岁月闲。


法驾钩陈生净理,丹垣碧树想仙山。


许身稷契原虚语,托迹衰推亦强颜。

神明之胄庆所钟,禀毓不与常人同。


汉高子孙尽隆准,唐室贤辅多华宗。


本朝功德追前古,振振宗姓敦儒风。

谪满人间返瑶墀。
魂梦诉潜离。
无双阁冷,云鬟留怨,锦瑟裁诗。
经艺尊诗学,书林眷讲臣。
礼将恩并渥,道与日俱新。
圣问临篇裕,王风即席淳。
亲藩叨守冒尊荣,敢为游观出斗城。
赐浴温泉天子诏,弘开祖席友于情。
秦川日暖旌旗动,周道风和鼓角鸣。
乔松何不凋,苍根结深谷。
老鹤何长年,霜毛戢幽麓。
缅彼遐龄子,韬机寡营逐。
清朝水镜愧虚名,握节重为岭北行。
懒性怕题鹦鹉赋,畏途时听鹧鸪声。
十年予老淹吴会,八斗君才冠邺城。
何如兹树至今存,厚地深蟠百尺根。
奕叶孙枝沾雨露,清阴千载庇丘原。
胡尘一夜满乾坤,十六陵中草色繁。
旧物又随时运去,何如兹树至今存。
瑶室青编万卷余,宫中谁道日闲居。
家臣昨夜长安去,犹向君王乞秘书。
东关六脉通渠水,南海孤蓬老钓矶。
岂谓天潢垂渥润,特来坡石浣吟衣。
文昭武穆源真远,流水高山意不违。
燕谋丰芑此邦畿,帝座千年仰紫微。
报国有心无可效,独怜身瘦得民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