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感君意气早相亲,况复同庚业倍新。


归雁谩嗟中泽晚,啼莺遥忆上林春。


读书自昔轻千驷,力稼宁能计百囷。

行李十年愁艰险,空山忽闻惊旅颜。


怀贤忽恨清梦结,伤乱独觉危心顽。


玄猿落日相叫切,白鸟晴云孤去闲。

青杉锦树连东村,怪禽野狐嘷北原。


客居岑寂且自遣,人生艰难安可论。


偶寻柿叶写诗句,更折梅花开酒尊。

惆怅溪南寄短吟,春光还共客愁深。


孤舟人去江浮雨,二月莺啼花满林。


载酒已怜行处远,驾车犹拟梦中寻。

西登宣华,东眺武山。
崒其孤青,邈矣难攀。
虎鼻岋嶪,戴石何班班,风门宛开双翠鬟。

我到流江一月馀,相思长把案头书。


门前几树垂杨柳,比似别时今更疏。

昨见王郎问吾子,山居鍊得好诗材。


青年未必仍多病,却怕风寒不出来。

青山何日许为邻,愧尔东南漂泊人。


纵有桃源堪避世,已无渔子解知津。

山人出洞归来晚,月上东厓一丈高。


贪着临流看清影,不知风露湿絺袍。

石门细草落松花,磊磊圆峰削翠瓜。


夜久风泉听不尽,独看明月咽流霞。

路入东乡多翠岑,陂湾犹记昔登临。


上人方丈水竹净,丞相祠堂烟雾深。


几叶玄文遗古梵,百年胜地筑黄金。

城郭归来思采苓,又闻飞锡过江亭。


水光净想禅心白,山色遥瞻佛顶青。


令节题诗蒲截简,清宵煮茗石友瓶。

送客青原路,思君白下城。


雨花曾听法,贝叶旧知名。


学道耽幽趣,忧时累俗情。

孙宰游山日,僧房赋别时。


有诗还念我,何处定逢师。


云甃虫书叶,霜林鹤满枝。

石尤风只逆归船,日日残春送晓天。


近角自吹寒月外,闲心空照夜灯前。


且欣好友同三夏,不觉离师又八年。

楚璞无因惹刖愁,眼穿层縠笑神州。


能言此道霜消鬓,不见闲时月满楼。


泥絮岂堪支古调,云林何用梦沧洲。

登临旷见御仙班,亲到方知大好山。


枚乘笔头劳七发,南公脚下起三关。


吟诗僧听泉岩响,阅世人谁几日闲。

未得随师集雁班,喜闻安乐住青山。


白云万里归平陆,紫气千层护上关。


匹练且扶悬磴直,一身敢爱避人间。

寄我雄文丽且新,冰寒于水岂无因。


故将丹粉画西子,要见浓涂淡墨人。

欻翕炎蒸景,汗逾水浆翻。


凄凄自生凉,风竹在华轩。


萧摵寒箨聚,比公头上冠。

琳琅愈青荧,绿竹半含箨。


霜露一沾凝,秋风动哀壑。


才名四十年,晚就芸香阁。

噫戏庐山乎高哉,山连大江势横绝,虎卷龙拿起霜雪。


五湖七泽泻波来,百穿千孔吞吐成云雷。
其上自有飞瀑水,白如一疋练,半天河汉倾崔嵬。

天南星斗垂晶荧,麻姑山色排空青。


人中白眉谁第一,周郎独以文章名。


少年折桂心已壮,大学弱冠众所惊。

绮罗敷色新出机,嵩洛神秀钟妙词。


关西子弟多习武,博学能文君最奇。


目中无双成器早,少小玉立谁瑕疵。

碧色忽惆怅,霜埋翠竹根。


啾啾黄雀啅,宅舍如荒村。


侍婢艳倾城,焕若灵芝繁。

密竹复冬笋,抽梢合过墙。


明涵客衣静,阴过酒樽凉。


初月出不高,茂林延疏光。

寒城朝烟淡,竹日静晖晖。


芊芊烟翠羽,罗列萧洒姿。


清风左右至,秋色有馀凄。

执热何曾有,亭午减汗流。


风飘连野色,客意已惊秋。


应接非本性,闭关人事休。

竹皮含旧翠,鸟雀满樛枝。


冰壶动摇碧,故作傍人低。


细雨荷锄立,秋风独杖藜。

有竹一顷馀,舍下笋穿壁。


新茁才出墙,满岁如松碧。


苍苍众色晚,归鸟尽敛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