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岭海东南月窟西,功成天已锡玄圭。


此方定是神仙宅,禹亦东来隐会稽。

蜀人文赋楚人辞,尧在崇山舜九疑。


圣主若非真得道,南来万里亦何为。

双阙浮光照短亭,至今猿鸟啸青荧。


君王自此西巡狩,再使鱼龙舞洞庭。

梦里篙师忽叫滩,老夫惊杀起来看。


前船过尽知无虑,末后孤舟胆自寒。

江收众水赴单槽,石壁当流斗雪涛。


将取危舟飞过去,黄头郎只两三篙。

行者南来今几春,一回举似一回新。


钵盂夺得知何用,不怕梅花解笑人。

梅叶成阴梅子肥,梅花应恨我来迟。

明年若寄江西信,莫折南枝折北枝。

小立峰头望故乡,故乡不见只苍苍。


客心恨杀云遮却,不道无云即断肠。

梅山未到未教休,到得梅山始欲愁。


知道望乡看不见,也须一步一回头。

七月十五夜,我在祝融峰。


与世隔几尘,上天通九重。


手取白玉盘,纳之朱陵宫。

暑雨频经信宿休,近郊方出释潜忧。


虽妨麦始二停穫,且见苗知一半收。


神岳怖民藏电雹,老松凭寺偃蛟虬。

尝疑大块本全浑,不受人间斧凿痕。


今日云封禅寺里,曲江遗像任尘昏。

冰雪高岩树半残,罡风侵夜不胜寒。


斋临老衲翻经石,步上仙人礼斗坛。


望远正须峰万丈,探奇何惮路千盘。

芒屩桃筇踏紫岑,蔚蓝天外快幽寻。


烟霄逼近星临大,海色微茫日出深。


下界俯看惟一气,浮名回首澹无心。

人间长望祝融峰,天上今登赤帝宫。


山势总朝星极北,海门遥见日华东。


清严辛借千林雪,浩荡真披万里风。

路转千峰石栈危,上封云阁半空披。


乍看西日虚岩落,忽见群星大壑垂。

云封寺里避游尘,歌舞萧娘却是真。


万叠江枫浑是醉,醉眸疑是艳阳春。

岭开孤阁倚巑岏,携手高临百八盘。


山畔幽香移般若,天边残雪落旃檀。


春催远客兼程早,驿报长安一骑寒。

步经千万歇,两日至山平。
磬逐炉香尽,猿摇树雪倾。
昔曾因画见,谁拟得吟行。
凿通危石张文献,勘破禅关卢祖师。
奇事已堪夸北客,梅花先暖亦南枝。
征舆六月度梅关,大地清凉树影班。
行客不须梅止渴,流泉到耳冷潺潺。
四峰初雪霁,孤顶拥银城。
返照天光入,禅灯月并明。
简书封禅古,松竹岁寒盟。
人生孰不营,世事复见羁。
独有山居佳,古语不我欺。
君今视霄汉,已与诸佛期。
历井扪参上祝融,半空烟霭数声钟。
地连云汉九千丈,天柱东南七十重。
石磴悬崖翻瀑布,海门碾日上高峰。
寒风吹脑赤霄边,飞鸟犹难到绝巅。
下见人间又成海,恍惊身世此何天。
岩腰半白春留雪,僧面多黔日冒烟。
磴险梯危路忽穷,胜游须到祝融峰。
九千丈外云间寺,一万年馀石上松。
引手莫高疑触斗,临池毋久恐兴龙。
百年身似客,浩荡世间游。
入望青山好,梦魂偏我留。
我家巫山十二峰,浮江直过巴陵东。
攀缘直上最高峰,五老山尊让祝融。
南去香炉插天柱,东回紫盖拥芙蓉。
入云鸡犬通仙界,出洞苍虬隐怪松。
到此诸峰尽,一峰峰上峰。
僧房听落叶,客梦到孤松。
天近星辰大,壑深烟雾封。
祝融尊与岱宗齐,仙境今容佛屋依。
晓揖日轮知海窄,夜扪星轸觉天低。
风高殿悉杉为瓦,云冷僧常绵作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