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一歌曰:我所瞻兮万年宫,溪流一曲开蒙茸。
彭祖之居号云龙,群仙更聚幔亭中。
谁其主之溪上翁,惟张与徐差可同。
一从归棹渺,离况迥难舒。
薄宦重于世,耆年久遂初。
家承韦氏学,架美邺侯书。
悬车惟绿野,游骑有青丝。
家庆遥相忆,年光暗自移。
槐高王相宅,兰茁谢家儿。
遥持玉节镇长安,百辟严趋仰豸冠。
私谒不通霜满面,秋毫无犯铁为肝。
一封丹诏来春殿,三品清衔贰夏官。
简书分陕羡贤劳,几见巡边树节旄。
战马不嘶饶苜蓿,耕农无事醉蒲萄。
三春雨露滋三辅,六籍经纶济六韬。
平生豪气薄云霓,鲁直曾劳御笔题。
才大似嫌秦地小,名高翻觉华山低。
争看赤手扶黄道,又见徵书降紫泥。
老臣忧国岂求怜,闭户经时独黯然。
欲乞闲身三亩宅,曾叨廉吏大官筵。
于人何意同公瑾,过客无心访仲连。
古桂烟空石室寒,扶桑低拂海门宽。
屯田日月愁充国,赌墅风流泥谢安。
汉苑望迷承露掌,楚天弹破切云冠。
重阳连袂眺高台,雨歇平山景物开。
楼阁参差排地起,峰峦突兀渡江来。
白云端为秋卿驻,肃气还因使节回。
忆弭嘉禾棹,曾登乐顺堂。
别来霜再白,相见菊初黄。
诗思增奇崄,交情笃老苍。
旌节来长水,扁舟发夜分。
官斋同宴饮,天象动星文。
深涧流甘乳,高松养白云。
寒窗语咿坐如块,正忆阳和欣曝背。
病躯厌事每忘栉,贵客临门愁束带。
古训微言费钻讨,理义悦心如啖脍。
海珠寺前一杯酒,送君奏凯还京师。
君还京师我独留,执手不忍遽别离。
与君一载同相处,君总刍粮我军旅。
谁从城市理丘壑,三径园林小负郭。
锦川瞥见堕芙蓉,英岭俄令混沌凿。
神鳌顶上峙三山,巨灵掌中擘五岳。
天上归来别有春,渊明松菊季鹰莼。
孔门华胄三千列,圣代名卿第一人。
谊行远增乡国重,清风宁虑子孙贫。
曾闻缓带高谈日,黄石兵筹在握奇。
回纥传呼惟郭令,召公受策自淮夷。
追锋北向趋三事,露布东征宠六师。
忠诚未格天,大风撼我舟。
志仁幸安土,长滩若为留。
柔泥不着石,傲睨登瀛洲。
司农拜命向长安,满目甘棠四野看。
枫陛行瞻曳履重,椿堂先得舞衣欢。
旌摇王屋冲星晓,酒尽苏门对月寒。
几见文章多逸气,欲从赤帜委降心。
季鹰在日情偏放,若水还家岁未侵。
月下酒杯长吊古,花边衣屦稍宜今。
庾阜扶舆气,钟灵必伟人。
舟需商野外,璜出渭川滨。
阀布东都叶,灯分太一神。
彊干敦磐石,和钧藉重臣。
辟疆才实茂,长乐属原亲。
舟楫符康济,衣冠绝等伦。
出震凭东极,含元建大中。
山河开蕴藉,日月荡洪蒙。
龙变蒸云气,鹏飞碧海风。
长堤漠漠散荒烟,满路寒鸦噪野田。
世事波涛舟楫外,中原涕泪酒杯前。
关河梦断残归鹤,霄汉星回冷丽娟。
读画高楼几千尺,楼阴下枕清溪碧。
面揖南朝无数山,四时云气生虚白。
先生卷帘楼上头,独立看山自朝夕。
天地昌尧历,朝廷重禹谟。
星光回八座,气色动三吴。
遇合明良早,贤称父子俱。
钟阜龙蟠赤帝庭,更从北斗借文星。
燕台仙侣怜双管,白下诸生有六经。
璧水细通玄武曲,讲堂朝对孝陵青。
知君莫如我,送君难为别。
岂无阳关情,未语喉先咽。
念我发云短,持筹担莫辍。
世讲投情三十年,赤墀环佩共朝天。
羡君义气驱千古,愧我官联躐后先。
叠叠骊歌燕水北,悠悠云树剑江边。
两溪环玉照高闉,隔世犹闻直道身。
抗节一生驰骏足,上书濒死逆龙鳞。
苍松郁郁封云鬣,宿草凄凄护石麟。
兰台曾奏弼违书,直气英声众不如。
此日有舟藏夜壑,当时解印赋闲居。
尚方请剑朱槐令,棘寺祥刑汉尉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