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日边仙种,海上移来,刚到天中见。
夜沈沈候,有双双、雪蕊歘开徐敛。
金尊罢宴,恰点缀、疏帘低槛。
日者真奇中,春风画鹢行。
东山须继起,南浦独伤情。
越岸江山丽,都门祖道荣。
忆昔铨衡地,为郎得并游。
惟公合明陟,顾我分夷犹。
功业行将遂,轩车去莫留。
天上麒麟地上行,当年孔释送徐卿。
重来司马儿童喜,初见欧阳老婢惊。
黄道日开经幄霁,紫垣星近履絇明。
山光凝翠,川容如画,名都自古并州。
箫鼓沸天,弓刀似水,连营十万貔貅。
金骑走长楸。
寝庙威神挟正元,初晨天仗下端门。
寒生碧瓦气葱郁,日丽雕舆景晏温。
霜露感时知世远,星辰拱极见君尊。
紫嵩清洛映重闉,旧隐荒芜白发新。
麋鹿未能驯野性,鸾凰何敢望前尘。
分班拜舞趋文陛,扈跸赓歌纪庆辰。
书观春归雪意残,三竿初日照天关。
鱼声稍喣芳塘面,鹊语频跳碧树间。
渠落禁中听御水,阁凭空际数前山。
紫陌年光天上回,东风吹雪放新梅。
燕鸿却背南云去,楚鸟还迎社日来。
半绿萍醅浮腊脚,残红桃艳弄香腮。
储极元寮宠,公貂盛策班。
宁神依大騩,结冢近陉山。
鼓吹春风里,麒麟夕照间。
川岳沦精气,风华丧杰才。
典刑留大雅,文象坼中台。
聚窟香难破,钧天梦不回。
俊老三阶后,高华四纪中。
朝廷用文治,廊庙得才雄。
鸡树前阴改,鳣庭旧迹空。
鹊声频绕大槐枝,鳌禁欢闻旧老归。
哆舌人间无翕訾,奎钩天上有晶晖。
西山五色分灵药,南极三光接太微。
灯火笙歌别海壖,诏书归觐九重天。
已将清净安齐国,不使声名减颍川。
题品人才看赞赞,扶持皇极在平平。
浙中岩壑天下雄,越绝宛委吴穹窿。
钟奇角秀劳神工,复有四明冠南东。
听履辞荣反旧庐,高堂燕坐每申如。
肯随流俗趋邪径,要使吾身宅广居。
告老未能三阅月,趣归已奉十行书。
轩裳本外物,轻重非所关。
俗子不识真,贪荣强跻攀。
苟求既得志,巧计仍朋奸。
簪笏相摩入殿庐,人皆自笑此区区。
岂无只字逾华衮,未必千钟胜饭蔬。
吾见北山多后倦,谁如东里竟先驱。
向来诸老独岿然,羸不胜衣万事便。
灯下细书批敕字,雪边先著趁朝鞭。
岂应无故令身健,却止功名与世传。
遍试江淮声藉藉,久劳荆蜀鬓苍苍。
同时半已登槐棘,卒岁才能足稻粱。
遗稿不为他日计,佳城尚及此丘藏。
岿然名节万人尊,诗落文昌帝九阍。
耄及卫公还失策,早如疏傅亦伤恩。
华文延阁如今少,神武修门自古存。
齐年兄弟又齐名,商略行藏共此生。
自昔从君瞻马首,如今输我与鸥盟。
读书松竹交千载,曳履星辰听五更。
壮岁从游两鬓霜,重来函丈各堪伤。
那知卒业今无及,极悔论心昨未尝。
相约归期须次第,独存病骨更凄凉。
宿留江湖长子孙,行藏节节耐人看。
及为侍从身垂老,欲试平生事转难。
书就仅题前太史,功成方记旧甘盘。
自为师说竟谁宗,每事持平属此翁。
有志政须名节是,斯文非独语言工。
要令举世人材出,合在前朝行辈中。
州里谁如此达尊,户庭深静最情敦。
不将尺牍通当路,却枉扁舟访杜门。
每见色温如有属,欲书心愧不能言。
论建回天力,生平与众同。
居常焚谏草,人自避乘骢。
朝誉多张仲,家声近鲁公。
怀抱今遗直,身名古象贤。
路车陈左塾,笙磬在东悬。
再世星辰上,三年雨露边。
盛朝多少旧公卿,谁似三人负大名。
金带并趋清禁路,玉杯同醉白云城。
吾侪出处真成戏,俗眼观瞻只自惊。
百岁悲欢俯仰间,讣惊畴昔涕汍澜。
玉堂天圣传先契,兰省元丰事长官。
寂寂尘音华屋闭,萧萧云木故山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