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十年耕钓水云间,住僻家贫少往还。
一径绿苔凝晓露,满头白发对青山。
野僧采药来医病,樵客携觞为解颜。
弱柳风高远漏沈,坐来难便息愁吟。
江城雪尽寒犹在,客舍灯孤夜正深。
尘土积年粘旅服,关山无处寄归心。
半生猿鸟共山居,吟月吟风两鬓疏。
新句未尝忘教化,上才争忍不吹嘘。
全家欲去干戈后,大国中兴礼乐初。
抽却朝簪著钓蓑,近来声迹转巍峨。
祥麟避网虽山野,丹凤衔书即薜萝。
乍隐文章情更逸,久闲经济术翻多。
乱云堆里结茅庐,已共红尘迹渐疏。
莫问野人生计事,窗前流水枕前书。
山中殷勤弟别兄,兄还送弟下山行。
芦花飞处秋风起,日暮不堪闻雁声。
金吾戒道清,羽骑动天声。
砥路方南绝,重岩始北征。
关楼前望远,河邑下观平。
长吟重悒然,为忆山中年。
清瑟泛遥夜,乱花随暮烟。
珠林馀露气,乳窦滴香泉。
明发扈山巅,飞龙高在天。
山南平对巩,山北远通燕。
瞻彼冈峦峻,凭兹士马妍。
松竹去名岳,衡茅思旧居。
山君水上印,天女月中书。
旧秩芸香在,空奁药气馀。
枝耸碧云端,根侵藓壁盘。
几经良匠顾,犹作散材看。
雪积花开少,风多子落乾。
草堂在岩下,卜居聊自适。
桂气满阶庭,松阴生枕席。
远瞻惟鸟度,旁信无人迹。
竹锡与袈裟,灵山笑暗霞。
泉痕生净藓,烧力落寒花。
高户闲听雪,空窗静捣茶。
鸡调扶桑枝,秋空隐少微。
阔云霞并曜,高日月争辉。
若厥开天道,同初发帝机。
美人太古心,一见即倾倒。
自别梁溪花,相思长秋草。
缄书昨寓言,山中共论讨。
雨余林气静,山晚日光斜。
野店依孤树,村桥卧断楂。
马嘶遥涧水,犬吠隔篱花。
青云肯与白云期,开到黄花又几枝。
积雨分明留客意,空山遮莫爱人时。
高才自与经纶熟,野性从来水石宜。
野老自童稚,看君只旧容。
清猿同啸月,玄鹤共巢松。
灵药登岸采,神书裂壁逢。
乾坤清气浩莫主,团入兹山秀如许。
清中犹带镜泉寒,无乃虚心苦难处。
渭川川上隙地多,龙飞一夜风雷过。
偶携山物馈诸公,明日都来问所逢。
心口未曾期吐露,图诗先已解形容。
玎玲环佩高低涧,缥缈簧笙远近松。
废宅何遗此,终年掩暗尘。
弦残空抱响,谷冷未逢人。
余趣思纤指,全身总剩薪。
峭石激湍响,古城临水居。
城东有渴叟,不及水中鱼。
虽蒙放弃老丘园,旋复衣冠两被恩。
岂有涓埃酬海岳,只惭衰朽负乾坤。
草茅迹远阍难叩,葵藿忱微手自扪。
鼎湖仙驭忽高翔,遥洒孤臣泪两行。
天语曾闻螭陛下,龙颜忆睹象舆旁。
凭馀玉几谟应远,虑重金瓯策定长。
情闲好品茶,性淡能辨水。
江左几泓泉,勺勺定媸美。
浙右园焙栽,种种别妙理。
山上青山楼上楼,结楼高下倚林丘。
通幽一径苔藓滑,压屋四山空翠流。
松梢滴露作疏雨,岚气入檐生早秋。
投迹深林百念休,春花秋月与追游。
雨馀山色朝当户,风外溪声夜满楼。
昨日未晴今日晴,东暝曙色渐开明。
潮回海岸苍苔滑,路没溪桥秋水平。
人在他乡为逆旅,天教今雨试交情。
未雨欲行雨且休,客边琴剑滞深秋。
重逢契阔何年是,再展从容半日留。
童丱追随成白首,鼎彝勋业付沧洲。
露洗青天百尺台,山灵预报使君来。
入门怪我头颅变,见面令人心眼开。
草径谁当知仲蔚,鹅湖正自想东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