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脉理依稀寄掌纹,眼中奇伏定难论。


秦关百二金城在,建业东南紫界分。


形胜未销人共弃,豪华欲尽石终存。

六十看君白发新,江湖人笑往来频。


机心已息棋常负,谈舌犹存食未贫。


折柳重惊南浦暮,种桃空忆武陵春。

曜灵无停机,四序互相更。


惟有暮春节,在昔重其名。


姬旦城洛邑,多士方来并。

若人辞天阶,消摇寒江汜。


言送将归人,复念中林士。


殷勤吐芳藻,绸缪寓深旨。

占得闲坊住,园扉近竹幽。


经方教子读,药草课童收。


湖色摇春幌,涛深入夜楼。

门掩千山里,春风乱碧苔。


幽人爱此径,樵子少曾来。


竹笋清心馔,松花养性杯。

种桑百箔蚕,种苎千匹布。
先生种苎不种桑,布作衣裘布为巘。


桃花雨晴水满塘,乌纱白苎春风香。

白首沧洲客,陶然得此生。


庞公采药去,莱氏与妻行。


乍见还州里,全非隐姓名。

卖药何为者,逃名市井居。


唯通远山信,因致逸人书。


已报还丹效,全将世事疏。

客有衡岳隐,遗余石廪茶。


自云凌烟露,采掇春山芽。


珪璧相压叠,积芳莫能加。

数椽竹屋傍秋江,屋外疏篱隔柳桩。


客至旋分垂钓石,雨来自掩读书窗。


痴儿弄镜时翻背,小妇弹筝不识腔。

骑马侵晨出,看山至日昏。


鸣鸡千嶂里,高树一家村。


白石斜通径,清泉直到门。

台岳中峰彩雾生,石梁遥挂赤霞城。


仙潭尺素传云鲤,报尔今寻华顶行。

山人佩剑冠远游,腰间鞶囊垂虎头,七星照耀金银钩。


东行策杖指卢霍,逝将沧海寻丹丘。
三清西南龙虎连,攒峰叠翠盘石莲。

武夷九曲上仙庭,锦叠青天万仞屏。


下望神人钓鳌石,北风吹雾海冥冥。

细雨清沙路,经行独杖藜。


那知白社客,更向碧山栖。


花好围墙发,鶑娇入院啼。

暮声杂初雁,夜色涵早秋。


独见海中月,照君池上楼。


山云拂高栋,天汉入云流。

南阳隐居者,筑室丹溪源。


溪冷惧秋晏,室寒欣景暾。


山鸡鸣菌阁,水雾入衡门。

新林二月孤舟还,水满清江花满山。


借问故园隐君子,时时来往住人间。

喜闻吉事怕闻凶,天下人心处处同。


乍出山来言语拙,莫将刺字谒王公。

董君坛侧杏林新,高卧云霞独一身。


已究丹经成大药,更居仙府得长春。


仁心务济谁思报,道术逢知即示真。

山人坐。
把酒歌呼相和。
起舞尽教乌帽堕。

何处最销魂,对风江落日,一尊离酒。
旧饯认河桥,怕重省、桥外欹亭眠柳。
烟凉雁老,那堪此际挥吟袖。

分合老西秦,年年梦白蘋。


曾为洞庭客,还送洞庭人。


语别惜残夜,思归愁见春。

却共孤云去,高眠最上峰。


半湖乘早月,中路入疏钟。


秋尽虫声急,夜深山雨重。

君逐云山去,人间又绝踪。


半湖乘早月,中路入疏钟。


秋尽草虫急,夜深山雨重。

宜兰山人昔访我,为我画此狮子图。


沧桑转眼万事变,世间何物为公孤。


十年弃置不复道,敝箧沉沉任狮卧。

东风吹暖好年光,正月蟾蜍已落塘。


更乞天公三日雨,山田高下有新秧。

春山草浅畜宜羊,山半开畬合种姜。


比较生涯姜更好,儿童都唱月光光。

十年身世尚间关,客里逢花好是闲。


连雁晚来何处下,孤舟江上几时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