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看山须是高处看,低处看来元不见。


君看矮子仰高人,只识长身那识面。


今晨雨止升火轮,一光销尽千山云。

晓日秋山破格奇,青红明灭舞清漪。

画工著色饶渠巧,便有此容无此姿。

一水横拖两岸峰,千痕万摺碧重重。


谁言老子经行处,身在江山障子中。

岭下看山似伏涛,见人上岭旋争豪。

一登一陟一回顾,我脚高时他更高。

远山高绝近山低,未必低山肯下伊。


定是远山矜狡狯,跳青涌碧角幽奇。

岭北泉流分外忙,一声一滴断人肠。


浪愁出却庐陵界,未入梅山总故乡。

岭头泉眼一涓流,南入虔州北吉州。


只隔中间些子地,水声滴作两乡愁。

青鞋紫陌倦黄埃,送眼灵山一快哉。


碧玉熏炉天半立,青莲花萼雾中开。


宿云准拟偷将去,晓日殷勤唤出来。

杖屦千崖表,波涛万顷前。


琼天吹不定,银地湿无边。


一石当流出,孤尖卓笔然。

巍登古峰岭,回首望夔州。


隐约瞻卧龙,微茫见江流。


明朝望眼遮,江山见无由。

昔年度兹岭,回首念慈亲。


如今望云处,惟有泪沾巾。

已作一宿客,渐为千里人。


吾亲白云下,回首一沾巾。

高秋对凉野,四望何萧瑟。


远见鸣皋山,青峰原上出。


晨兴采薇蕨,向暮归蓬荜。

熊罴岭头望雪花,千林万壑玉交加。


若为扫尽浮云色,夜拥狐裘看月华。

渡岭望平田,人家隐翠烟。


村墟自鸡犬,风物似神仙。


晚树依沙立,秋粳带水眠。

千寻万仞峰,灵宝号何从。


盛立同吾道,贪程阻圣踪。


岭奇应有药,壁峭尽无松。

一时飞思薄青冥,水墨图开万里屏。


若个溪山幽绝处,酿泉声绕醉翁亭。

冲破云间路,孤城入望中。
岚光盈聚落,烟火半堤封。
远近畸零野,高低大小峰。
宿雨初晴石未干,墨云低覆失峰峦。
名山想有英灵在,莫道行人不是韩。
闲云泛淡水浮浮,秋色阴时刺眼愁。
十载未成三窟计,一身长带百年忧。
逢人语笑非良味,洒面尘埃岂自由。
驱车下峻坂,西走龙阳道。
青烟人几家,绿野山四抱。
鸟啼春意闲,林变夏阴早。
淼淼三江水,悠悠五岭关。
雁飞犹不度,人去若为还。
林寂秋烟迥,潮回落日悬。
乍寒山气敛,未雨水云连。
击楫思浮海,行吟欲问天。
清霜碜晨饭,户限即林麓。
山夫拥兜子,踊跃轻跳鹿。
丹碧委厓涧,空青引簝竹。
此邦南戒尽,山势驱入海。
崛强屹元气,雕劖出真宰。
与客凭临望翠涛,黄泥偏说是登高。
虽无海雁衔书至,尚有风鸢结阵镳。
短发伤秋还落帽,异乡过节漫题糕。
回头三折望黄山,客路匆匆山自闲。
寄语芙蓉峰六六,相思都在白云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