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罗浮归日执心丧,提奖全辜老法王。


落节删枝成败种,不承当也却承当。

三十年来觐本师,见翁方恨识翁迟。


杂华林下曾相许,负荷深惭石洞儿。

四十年前早识翁,铁门帘下挹清风。


章缝把结投衙去,昨日高谈是梦中。

六逸中无李谪仙,诗筒忽得旧临川。


枝芳又类燕山桂,马立欣瞻刺史天。


公似虞臣宜作牧,我惭鼠技滥烹鲜。

先子神何在,人亡迹尚存。


业馀经史案,趣寄圣贤尊。


榻冷宁攲枕,堂虚已盖棺。

举头十丈尘飞,人闲何许埋愁地。
颓然一笑,玉山自倒,春生梦寐。
我已相忘,蕉阴覆鹿,槐根封蚁。

忽忽人间十六年,与公信息两茫然。


不知今日江门路,还到湖西是几千。

十里华严寺,重游不厌频。


携尊三市客,击筑五陵人。


野筱长封雪,池莲不受尘。

渐老思似续,抚怀良惘然。


空馀岁寒心,凛凛松柏坚。


平生孔明妇,贫贱房且专。

抛却平生词笔瘦。
不信天涯,犹染香盈袖。
春好一枝今见又,风裁林下黄昏后。

篆烟沈,灯炷落。
愁掩夜寒帘幕。
天黯澹,路冥迷,征人何日归。

我有平生人,故被云锦裳。


灼灼桃李颜,娟娟饶清扬。


婉婉吐丽辞,纤纤素手长。

中心为忠,如心为恕。
勉强行之,道其殆庶。
苟憎鬷蔑之貌恶,而废一言于堂下。

行年已六十,生性不知老。


或寿亿万岁,恒沙无量数。


坐视天人变,生死轮回苦。

行年得六十,寿逾天地老。


君试观蟪蛄,莫度春秋考。


相彼蟭螟巢,微生物无数。

稿不随时废,诗须以稿传。


老身犹在涧,旧话只章泉。


箨笋看成竹,藕荷将出莲。

竹外两县境,水北一草舍。


蔀屋日见斗,韫椟玉待价。


祸福自倚伏,得失忽昼夜。

诗书穷年灯,功名平生心。


辛勤莺迁乔,哀鸣猿投林。


兰膏谁为容,朱弦无知音。

不服丹砂不养真,老来天与健精神。


自怜五十头垂雪,始见人间百岁人。

天随诗里洞庭船,玉貌云孙故俨然。


游遍洛阳曾不见,赏音今日付朱弦。

庵中宴坐户长扃,鼓瑟吟诗乐性灵。


客至不妨谈道妙,儒书释典及仙经。

路隔仙凡只一尘,浮生出没转风轮。


宿缘未断形虽换,异世相逢意自亲。


圆泽再来寻旧伴,房公一笑悟前身。

当日追亡如不及,岂于今日故相图。
身如累卵君知否,方买民田欲自污。
乡井良田二十丘,吾儿何力遽能求。
积金自愧元无计,干蛊谁知尽有谋。
半世苦心天不负,满怀归兴我何忧。
平生爱闲今幸闲,投老爱山今住山。
不复区区同眩事,正当渺渺出人间。
已向丛霄侍玉宸,朅来端为付经纶。
不须更说人间事,曾是仙中第一人。
昔年亲擢校书郎,夜梦苍龙绕屋梁。
异时那知今日应,六龙深驻载赓堂。
我昔就学初,龆童齿未龀。
严亲念痴狂,小艺诱愚钝。
始时授章句,次第教篇韵。
日来间何阔,坐见月初吉。
欲往扣斋扉,政恐劳取瑟。
闻公清净缘,巧笑却银栉。
余生本椎鲁,家世服櫜鞬。
郤縠从吾好,毛苌授尔言。
雄心追定远,长技怯楼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