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自逢刘掾罢官年,慷慨时时说汝贤。


入剡未营安道宅,归吴翻割广文毡。


凭陵侠骨千秋起,辽落穷心径寸悬。

此日公车对,谁怜博士才。


三鳣伯起席,一鹤令威来。


白水为供帐,青山是讲台。

我遇伯休父,人称行秘书。


宦游终不达,留滞竟何如。


霜色淮阴钓,寒云孔氏车。

即看春事速,忍使赏心违。


白首时情见,青衫旧德稀。


催来花竞手,藉罢草沾衣。

汉时王逸推能赋,君复风华似叔师。


甘液含消中圣后,香琼饵罢得仙时。


兰陵祭酒何曾老,天禄传经亦未迟。

已谢师儒事,殷勤尚在公。


东山棋局外,北海酒尊中。


白发虽难老,黄芝亦养蒙。

命穷久已付之天,草木闲兮月一川。


无地可容携锸处,有孙犹在佩觿年。


老夫耄矣耕方熟,小子识之攻益坚。

不缘青紫不明经,科目多惭旧两生。


三豕鲁鱼曾未学,一蜗蛮触已争名。


栋梁材欲丘山重,沧海珠遗星斗明。

行李萧条去。
骋远目、禾黍芃芃驿路。
督亢陂荒,滹沲浪急,乱云天暮。

野店山家开已残,寒来移近曲阑干。


亭亭似与霜华斗,冉冉偏随月影繁。


千里况逢佳客赏,几人能得故园看。

浅白轻黄千万枝,幽香今日始相期。


雨中篱落人稀到,水畔亭台蝶不知。


折向秋风堪寄远,种因晚节故开迟。

秋来摇落倍堪嗟,喜见孤芳殿物华。


深院护篱元密密,小堂穿径故斜斜。


清词屡动诗人座,白酒还逢处士家。

陶令门前花尽开,郭西骑马看花来。


疏枝淡蕊寒仍发,细雨斜风晚更催。


拟向夜深还秉烛,可怜秋尽始传杯。

七十六年过,悠悠湖海人。


青松高比节,黄鹤健如身。


子有徐卿贵,官同郑老贫。

层阁郁嵯峨,登临逸意和。


雨馀春物动,天阔夕阳多。


棋布金杯第,环通璧沼波。

漫说曾驱十万师,河湟收复竟无期。


秋风老骥思千里,故国鹪鹩困一枝。


醇酒悲凉公子泪,麻鞋奔走小臣诗。

左弧念当辰,藐此卧岁晚。


重云不予荫,敢望滋九畹。


南邻有良朋,敏质快瓴建。

邓尉梅花二月天。
欲携竹杖醉花边。
无端甲子冥冥雨,不为游人巧作缘。

好湖山、十年临眺,襟怀无此闲散。
山灵知我身将隐,故放白云舒卷。
途未远。

大省文衡重,名师礼聘遥。


阁云寒暑旆,栈月引星轺。


古帝蚕丛国,今人驷马桥。

与子论交已十春,每从出处见天真。


山中好友初通籍,堂下狂夫老斫轮。


到处一倾元亮酒,醉来还忆季鹰莼。

高挂蒲帆出大通,抱琴扫石就松风。


携将六月薰风去,散入三春雨露中。


望气君应追柱下,救时人尽识姚崇。

扁舟东去枉相寻,珍重趋庭报好音。


千里暮山游子意,一溪流水故人心。


乘车自古多岐路,携手何年共入林。

山林卿相烟火仙,宋儒道学南宗禅。


谁当兼此无偏全,西牛霍子真卓然。


忆昔与君俱盛年,俯视一切徒戋戋。

濠梁相见后,一别一回春。


知尔非干禄,微官聊称贫。


仕途容傲吏,僧外作闲人。

闲云野鹤一身轻,何似为儒早得名。


官作模楷先十郡,手栽桃李遍三城。


半生潦倒惭亲友,两世交游忆盛平。

游不必京华,仕不必台阁。
君不见仲尼欲浮海,子舆劝击柝。


男儿生不逢孔孟在邹鲁,忍使昔圣今贤终寂寞。

尝恐还山与愿违,抉笼孤鹤纵高飞。


二千馀里空平楚,四百名峰在翠微。


棋敌出门谁对局,衲僧临别索留衣。

香山广文石娥啸,学究谈禅穷典要。


斋珠缀领作朝珠,古调希声成别调。


麟经领荐是何年,走马金台正英妙。

臣也师也父兄也,如鼎三足车四马。


富人贵人闲道人,如行有伴居有邻。


三者缺一均不可,一之二之成彼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