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荆之溪兮澹以幽,惠之山兮云侔。
思君子兮不见,莽草树兮修修。


面句吴兮东而坐,背朱方兮北卧。

吹赤壁之月笛兮,瞻黄州之雪堂。
弹湘妃之玉瑟兮,织天孙之锦裳。


招先生其来归兮,何必怀眉山之故乡。

密云兮终风,健顺闭兮罔寸蹊之通。
喟葵丘践土而迹熄兮,矧冀方岐山之与逢。


单棠溪以铸兵兮,靡遗蒲于董泽。

天籁何参差,噫然大块吹。


玄元包橐籥,紫气何逶迤。


七叶运皇化,千龄光本支。

延陵衰草遍,有路问茅山。


鸡犬驱将去,烟霞拟不还。


新家彭泽县,旧国穆陵关。

清风季子邑,想见下车时。


向水弹琴静,看山采菊迟。


明君加印绶,廉使托茕嫠。

问君从宦所,何日府中趋。


遥指金陵县,青山天一隅。


行人怀寸禄,小吏献新图。

东风吹水碧粼粼,雨过村村野色新。


小艇延陵庙前去,荇花开尽野塘春。

旧日延陵客子家,只今门巷满桑麻。


姑苏回首神游处,无限春风野荠花。

延陵庙西落日低,延陵庙前春草齐。


千金公子去不返,淡云苦竹斑鸠啼。

寒星黯淡,青铜色、出匣惊飞风雨。
龙鳞三尺,虎气千年,仿佛精灵堪语。
记得当时,曾带故人荒陇,此道于今如土。

延陵称贵邑,季子有高踪。


古迹传多代,仙山管几峰。


微泉声小雨,异木色深冬。

何意开轩名半野,身存魏阙思江湖。


斜侵瓜圃通花药,稍傍薇垣近竹梧。


千里秋风催斫鲙,九霄晨露浥飞凫。

四海吴夫子,成人见冢孙。


礼应先雀弁,欢满及龙门。


紫鷟非家瑞,芳兰是国根。

游吴还适越,来往任风波。


复送王孙去,其如春草何。


岸明残雪在,潮满夕阳多。

卓绝明时第,孤贞贵后贫。
郤诜为胄子,季札是乡人。
笔下调金石,花开领搢绅。
莫爱倾城名,名高祸将作。
莫嫁多才郎,才多情义薄。
君不见季伦不保绿珠命,长卿终负文君托。
延陵七春梦,悲切意更微。
颇复吴牛喘,还多代马依。
去来纷混混,今昨是非非。
草木正花时,交亲触雨辞。
一官之任远,尽室出城迟。
乳滴茅君洞,鸦鸣季子祠。
延陵季子兮,不食心言。
解剑挂墓兮,道攸存。
列国推贤闻季札,勾吴事业竟黍离。
清风自是凌松桧,遂志宁甘嗜蕨薇。
大息光僚终酿乱,苛求胡左过阐微。
读书不求仕,赈饥不居功。
有诏拜副使,辞辟何从容。
藏书及万卷,披吟老此中。
无名氏,一女郎。
殉国难,骨尚香。
亭五里,诗两行。
我朝定鼎越周汉,救民水火平暴乱。
顽民义敢昧壶浆,自取灭亡死糜烂。
深仁厚泽宥殷遗,各为其主纶音垂。
惠帝传逊荒,今疑大师墓。
有国走苍皇,终少君人度。
雪径本天潢,掉头去不顾。
高皇范铁训嗣王,内臣无得干外政。
英宗惑振称先生,阍寺居然窃国柄。
曹汪刘魏相继生,义子干儿势逾横。
江阴障各郡,江海之要冲。
胜国遇倭乱,忆在嘉靖中。
豺狼逞荼毒,居民惧汹汹。
思善死贼舅存孤,如杭母子失穷途。
义仆承信鞠呱呱,其姑得之育姑苏。
承信为主刃贼逋,明祖代元开康衢。
倪迂隐诗画,乱世全其躬。
平生喜盥濯,世以迂是翁。
时世多秽德,恐浼涂炭中。
彦古侍郎七世孙,姓吴名重元隐沦。
伪吴窃据党朱定,借粮不许族重门。
一妾携雏出远匿,返取嫡子刃已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