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移舟泊烟渚,日暮客愁新。


野旷天低树,江清月近人。

天命诚有集,王业初惟艰。


剪商自文祖,夷项在兹山。


地识斩蛇处,河临饮马间。

不堪久客只思归,晓起巡檐强撚髭。


偶听梅梢啼一鸟,举头立看独多时。

古县依山住,肩舆带雨来。


闾阎无地著,岩壑有天开。


野驿编青竹,公庭砌碧苔。

山廨不营堵,筠篁为密篱。


初年固可蔽,晏岁不能支。


已被巢蜂蠹,复为荒葛蔂。

才子方为邑,千峰对县门。


静寒琴意古,闲厌鸟声喧。


山茗烹仍绿,池莲摘更繁。

遇坎聊知止,逢风或未归。

孤根何处断?

轻叶强能飞。

百年遗像锁寒厅,气压长江贾尉轻。


谁道都官能作谶,固应梅福自知名。


人犹能说当时事,诗亦悬知早岁成。

有隋政昏虐,群雄已交争。


先圣按剑起,叱咤风云生。


饮马河洛竭,作气嵩华惊。

泉作溪流石作桥,桑麻成垄接东饶。


鸡鸣犬吠人家近,水转峰回驿路遥。


虎啸树林风猎猎,人行弓箭马萧萧。

路绕江南烟水村,梅花的皪正销魂。


峰峦影里过山邑,鼙鼓声中念故园。


残腊未曾看雪舞,劲风何事扫云屯。

六十羊裘道路难,九重凤诏几回丹。


交游便合君臣定,廊庙何如江海宽。


桐水一丝名节在,云台千尺画图寒。

天边久下紫泥书,日日东津望使车。


最爱小儿骑竹马,也随迓吏过桐庐。


良民吐气心方快,宿弊盘根力为锄。

先朝日近侍明光,步武骎骎政事堂。


玉宇承恩沾湛露,金渊遗爱托甘棠。


江山此去分风月,门户从来凛雪霜。

圣皇初款帝中坛,羽檄交驰玉仗寒。


佳节又看当警急,劳生底用较悲欢。


腐儒忧国成千虑,强敌窥人讵一端。

风雨回头已十日,野花狼籍春可惜。


水深泥滑行路难,但见千山好颜色。


青青稻畦初布秧,人家掩扇蚕事忙。

王子归邹鲁,知公隐德乡。


道为千载惜,身抱六经藏。


青壁丹崖远,黄花白骨香。

汉东不执象,河朔方斗龙。
夏灭渐宁乱,唐兴终奋庸。
皇威正赫赫,兵气何匈匈。
霜馀溪湍息奔斗,农隙维时梁可构。
往来恐有病涉人,官著恒规谁敢后。
邑胥承帖来乡里,乡民见胥如见鬼。
秋色迟迟故入冬,芙蓉花对菊花丛。
含情不作春姿态,抚景真怜造化工。
斜日总和杯酒醉,晚烟轻著绛纱笼。
步步青山拥碧溪,村村麦陇入桑畦。
路将好景匆匆过,轿避柔柯故故低。
风饵雨纨香有思,带罗簪玉净无泥。
草堂初识面,文采重王郎。
新稻香炊白,疏桐叶坠黄。
家声出江左,归梦绕池阳。
有邑大如斗,奔流碧似油。
山山皆抱郭,水水仅容舟。
白板桥边屋,青帘树杪楼。
穿云度水涉修程,日日长亭复短亭。
秋老声音闻过雁,夜凉精彩见飞萤。
羁怀遇物如萦絮,诗思投闲似建瓴。
有客清源来,萧寺倾谈吐。
翩翩文献家,季叔徐工部。
工部涖荆州,司李迁广武。
残暑涂山去,凉风至德来。
吟馀秋色老,客里菊花开。
传舍全依石,中庭半是苔。
筮仕一何早,字民一何迟。
历历三十年,中间多险巇。
宦途祇平进,分寸穷攀跻。
日出柳树东,日没柳树西。
朝朝暮暮出复没,柳叶黄落半为泥。
郁华仙人驾六螭,急若弩矢谁能齐。
碧水一千里,青山十二时。
推篷皆是画,移棹总堪诗。
乐此浑忘倦,公焉遂及私。
山截溪将断,川回路忽通。
鸟声青嶂里,人语翠微中。
玄圃参差是,桃源想像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