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不辞郑玄负笈,欲从匡鼎解颐。


今日阿蒙吴下,他年夫子关西。

握手佗城恨太迟,平生吴越罕相知。


故人东市多中散,知己辽阳有子期。


尔向云门披宿草,予从珠浦荐江蓠。

深秋岂是送君时,落叶哀蝉悲复悲。


青岁自怜多独往,白头人恨少相知。


风流南国无词客,秀丽西家有美施。

家有青山近玉京,风流柱史早知名。


园林手植自含绿,霄汉眼看当去程。


处处白云迷驻马,家家红树近流莺。

心事数茎白发,生涯一片青山。


空林有雪相待,古道无人独还。

日长原野静,杖策步幽巘。


雉雊麦苗阴,蝶飞溪草晚。


我生好闲放,此去殊未返。

适来世上岂缘名,适去人间岂为情。


古寺山中几日到,高松月下一僧行。


云阴鸟道苔方合,雪映龙潭水更清。

怅望青山下,回头泪满巾。


故乡多古树,落日少行人。


发鬓将回色,簪缨未到身。

归去青溪点易窗,仙林如子世难双。


丹藏虎豹千山雪,剑度鱼龙万里江。


别洞苔花分石路,古坛松子落岩淙。

身非绝粒本清羸,束挂仙经杖一枝。


落叶独寻流水去,深山长与白云期。


树临丹灶寒花疾,坛近清岚夜月迟。

抽却朝簪别汉家,赤松相候在烟霞。


如今悟得全身计,不似从前博浪沙。

烟霞宁久别,归去礼元君。


养道看黄老,将身寄白云。


人依松作伴,身远鹤同群。

君归湖上山,寄傲白云间。


岩树定未改,春条应可攀。


曾随太守荐,近揖上公还。

野人惯去山中住,自到城来闷不胜。


宫树蝉声多却乐,侯门月色少于灯。


饥来唯拟重餐药,归去还应只别僧。

不爱人间紫与绯,却思松下著山衣。


春郊雨尽多新草,一路青青蹋雨归。

病骨那堪玉带围,在山心事出山违。


中郎有句能成谶,泉石他年待我归。

平时吾亦爱吾庐,今雨巢禽亦引雏。


好是阶前四高桧,枝枝叶叶缀明珠。

西山俄起一声雷,不觉如拳雨点来。


滴遍池中万荷叶,又催薝卜海榴开。

或拟香山或拟陶,有时无句只虫号。


作诗藞苴犹之可,字写不成方是高。

帘外青山隐树林,霎时来看便沉吟。


骑声盖色都除尽,唯恨诗情染最深。

虎迹新逢雨后泥,无人家处洞边溪。


独行归客晚山里,赖有鹧鸪临路岐。

山阳旧社终经梦,容易言归不可留。


瓶贮瀑泉离五老,锡摇江雨上孤舟。


鱼行细浪分沙觜,雁逆高风下苇洲。

出峡复归寺,身孤心更虚。


半瓢岩下水,一豆雪中蔬。


自制乌罗帽,闲将白发梳。

麦熟归小隐,诗名留远方。


竹冠山霭重,棕屦石苔香。


扫径怜新笋,临池玩旧芳。

晓陪鹤驾觐龙旗,忽报承恩奉母归。


拜命五花金作诰,还乡千里锦为衣。


太行日上云初起,汾水秋高雁正飞。

朝鞬长弓入兵马,买船暮出龙江下。


问君行色何尔忙,诏许东归问亲舍。


去年辞亲谒金銮,入参礼幕陪春官。

兵曹潘郎美如玉,纱帽锦袍银带束。


去年春秋才廿六,起家早食郎官禄。


才资简静推酝藉,精爽开明夸敏速。

两岸参差当赤曛,走马直度千溪云。


入门不见赵公子,过峡还同郑广文。


桃林地涌金银气,仙掌霞明锦绣文。

道赡天府计无虚,诗诵南陔思有馀。


清献又携千岁鹤,都门重见二疏书。


白云影覆沧洲近,丹叶枫留召荫迂。

会计佳山君所有,石纽藏书凌大酉。


四序长开镜里花,十年种就门前柳。


解经宛转注虫鱼,问字离奇尽蝌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