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幸免非常病,甘当本分衰。


眼昏灯最觉,腰瘦带先知。


树叶霜红日,髭须雪白时。

林梢隐映夕阳残,庭际萧疏夜气寒。

霜草欲枯虫思急,风枝未定鸟栖难。

容衰见镜同惆怅,身健逢杯且喜欢。

碧簟绛纱帐,夜凉风景清。


病闻和药气,渴听碾茶声。


露竹偷灯影,烟松护月明。

寥廓凉天静,晶明白日秋。


圆光含万象,碎影入闲流。


迥与青冥合,遥同江甸浮。

点滴行云覆苑墙,飘萧微影度回塘。


秦声未觉朱弦润,楚梦先知薤叶凉。


野水有波增澹碧,霜林无韵湿疏黄。

淮南悲木落,而我亦伤秋。


况与故人别,那堪羁宦愁。


荣华今异路,风雨昔同忧。

蹑石度急涧,穷源得灵湫。


谽谺两对立,喷薄中怒投。


何年避人世,结屋栖岩陬。

夏闰得秋早,雨多宜岁丰。

今朝上东阁,昨夜已西风。

田野一饱外,乾坤万感中。

昔日金枝间白花,只今摇落向天涯。


条空不系长征马,叶少难藏觅宿鸦。


老去桓公重出塞,罢官陶令乍归家。

回转丹梯入斗文,岧峣飞阁頫氤氲。


尊前树袅漳河色,槛外雕盘大卤云。


矫首风尘驱混合,抚膺天地划中分。

使君杯酒一登楼,倚槛萧条木叶愁。


不尽天风吹大陆,何来岳色满邢州。


匣中星动双龙夜,柝里寒生万马秋。

何当白云吏,同上白云楼。


海月分余坐,天风揽客裘。


语来高岭失,曲罢片鸿愁。

客有相过选胜游,西山爽气满城头。


尊前白破双鸿瞑,笛里黄催一叶秋。


万户清砧新夜色,六宫团扇故年愁。

芙蓉一朵一丹丘,紫翠长含一片秋。


太守殷勤是山水,闲同上客弄轻鸥。

礼加徐孺动南州,政暇还同烟水游。


鸾鹤只知能啸咏,一声寒作碧天秋。

天光日与水沉浮,清绝湖风不待秋。


吹尽七峰珠斗影,白云不使镜中留。

中湖山作七螺浮,势截牂牁上下流。


石笋中通多地道,东西穿出大龙湫。

翩翩白鹿夹车游,自得神君岁有秋。


谢眺最宜山水郡,金波丽句照炎洲。

落日照平流,晴空万里秋。


轻明动枫叶,点的乱沙鸥。


罾网鱼梁静,籉簦稻穗收。

草际轻烟云际阴,萧萧秋望自秋吟。


也知赢肃分天地,无奈登临尽古今。


野意平分悲客气,时光同出达行心。

京华不碍石泉踪,为爱秋初野外容。


微变原情因雨过,轻凋林色尚云封。


草芳欲怨鹈先出,露白翻思人可从。

缥缈晴烟一望收,楼船明月大堤头。


芙蓉花发重湖夜,桂树香飘万壑秋。


彩笔乾坤谁大雅,青衫吴越尽名流。

九日正乘秋,三杯兴已周。


泛桂迎尊满,吹花向酒浮。


长房萸早熟,彭泽菊初收。

紫蟹初肥酒正篘,棹歌乘兴共夷犹。


鱼龙争捧重轮月,天水平涵一色秋。


夜静众星皆北拱,风飘大火独西流。

天坛露下丛梧秋,故人置酒消我忧。
清欢不知白日晚,明月忽照城西楼。


道人横笛试一叫,寒龙水底声啾啾。

丈夫平生何所求,百年与世同沈浮。
枕上一思动万里,黄金容易齐山丘。
君家父子继刘向,时振藻思多冥搜。
离合半生梦,招呼三径游。
邺中惟病客,洛下几名流。
石润苔含雨,庭闲菊占秋。
庭草惊秋白露垂,冰轮渐觉度河迟。
光临凤阙清钟断,寒入龙庭画角悲。
天际几看鸿雁影,山中又老桂花枝。
为爱君才王勃流,樽前相对赋高秋。
关山回首偏多路,风雨惊心各一楼。
老去自知能放达,古来谁不重交游。
西园佳会几名流,野色偏多背郭楼。
汾上雨晴还驻马,白云一片写清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