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暖卧摩绵褥,晨倾药酒螺。


昏昏布裘底,病醉睡相和。


末疾徒云尔,馀年有几何。

千古芝田人不到,深林继日拾琼瑰。


从今为记晁夫子,曾到芝田百亩来。

苗叶梳风暑乍消,归禽掠日影逍遥。


闲披绿草依孤树,喜看青衫渡小桥。


密语偶窥康节梦,清狂未觉步兵骄。

车门一入通家刺,遂有芳飔满坐回。


骥子汗从千里见,凤毛文自九霄来。


清标已足夸庭玉,大赋真成辨楚材。

辇毂分襟后,相思廿四霜。


如何来咫尺,亦复作参商。


著作知无数,声华总未央。

青神县前江水湾,白云遮断峨眉山。
平生骂佛得奇报,僮仆惊疑无好颜。


我到人间无不可,肯随老媪谈因果。

城南有幽人,旬浃不获见。


驾言写我忧,况怀青云彦。


寒潭照林庐,高楼俯郊甸。

洞山之阴郁葱茜,上日开筵集群彦。
入门已觉禅境旷,放怀且慰书佣倦。
石林秋风晚更急,山城野色寒初变。
莫疑虑,莫疑虑,顺风开帆逆风住。
要寻路,要寻路,直西须向东门去。
但看枯藤倒挂天,山前几度三春雨。
及泉忍闻誓母,历郡乃见寻亲。
借问永丰逆旅,何如颖谷封人。
采石矶头秋雨晴,芜湖城外暮潮生。
美人只在江波上,十里芙蓉愁月明。
去秋今日寄僧房,泪洒西风裂寸肠。
冢上已浇新麦饭,箧中犹见旧香囊。
五年父子缘何短,万里关山恨更长。
载酒吾惭问字来,秋风萧瑟荜门开。
一毡木榻寒犹坐,双骑银鞍晚未回。
炊桂颇同秦客久,纫兰谁似楚人才。
重九今朝是,登楼傍紫垣。
天清平乐观,秋在辟疆园。
移菊霜飞槛,餐萸月照尊。
珂声双阙散,萧寺一相寻。
贝叶窗间积,昙花砌下深。
笈曾参内学,锻可佐中林。
元丰宗匠是吾师,幽梦江湖每见之。
在昔才名真盖代,只今子弟好能诗。
六经更待黄麻拟,双剑终因紫气知。
枝筇来访白云坳,绝异红尘势利交。
把酒为君浇磊磈,携诗就我定推敲。
不曾出市曾庞老,安得为云逐孟郊。
黄扉处士掩松关,小立松风去住难。
可叹山中真宰相,未容神武挂衣冠。
素老书来蜀道长,洞庭春水正茫茫。
出群才本安危寄,习隐心应去住忘。
夔府孤城看落日,杜陵野客梦沧浪。
风雨西庵正倚楼,素翁书至似同游。
十年海上人非远,何处山中事不幽。
竹蘖乍肥分仆送,松花将老托僧收。
松阴欲流。
花开未秋。
画屏书榻句留。
风吹乌帽晚飕飕,颠倒空尊不自谋。
赊酒邻家惭旧债,题诗茅屋载新愁。
黑云雨压千山暝,黄菊草深三径秋。
水流岂无源,草生固有根。
东风洄惊澜,吹此野烧痕。
乱离失母痛,割肠难断恩。
结庐兄弟近长安,弊却儒冠竟不弹。
自茹芝来轻汉召,肯将瓜去博唐官。
贫多乐事清无尽,手写新诗墨未干。
巍巍独立,为世之则。
用舍行藏,神龙莫测。
凝然内照,静观其妙。
披拂春风尺幅中,十年想像总难工。
今朝识得先生面,不用长康处处逢。
浊世糟醨那可啜,也因回面向吾徒。
伤心只博群儿笑,诞谩饥寒岂丈夫。
藐姑冰雪寻常事,四海风香尽可餐。
只为女娲播黄土,被他吹上万山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