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南溪得雪真无价,走马来看及未消。


独自披榛寻履迹,最先犯晓过朱桥。


谁怜屋破眠无处,坐觉村饥语不嚣。

江上同舟诗满箧,郑西分马涕垂膺。


未成报国惭书剑,岂不怀归畏友朋。


官舍度秋惊岁晚,寺楼见雪与谁登。

岐阳九月天微雪,已作萧条岁暮心。


短日送寒砧杵急,冷官无事屋庐深。


愁肠别后能消酒,白发秋来已上簪。

帘外东风交雨霰。


帘里佳人,笑语如莺燕。


深惜今年正月暖,灯光酒色摇金琖。

天风淅淅飞玉沙,诏恩归沐休早衙。


遥知清虚堂里雪,正似薝卜林中花。


出门自笑无所诣,呼酒持劝惟君家。

元宵风物又阑残,闭阁何曾出一看。


尚觉烛光欺病眼,旋添衣著试春寒。


中都尺雪逾旬许,此地飞花逐片乾。

南溪夜雪晓来霁,有客晨游酒未消。


风泛馀花来逐马,光浮断涧不知桥。


山寒冻合行人息,醉熟宾欢舞意嚣。

彩胜金幡换物华,垂垂天意晚平沙。


东君未破含春蕊,青女先飞剪水花。


夜逐回风鸣瓦垄,晓成疏雨滴檐牙。

蓬莱春雪晓犹残,点地成花绕百官。


已傍祥鸾迷殿角,还穿瑞草入袍襕。


无多白玉阶前湿,积渐青松叶上乾。

春闺日暮。
轻寒已着樱桃树。
博山小篆飘香缕。

谢女清吟压郢楼。
楼前风转柳花球。
学成舞态却多羞。

忽忽又逢长至日,此心寒似琯中灰。


寻思一日老一日,得饮数杯还数杯。


鹊知太岁改巢去,雨被北风吹雪来。

都城夜半初飞雪,台省应多祥瑞诗。


眼底饿夫寒欲死,来年总稔济谁饥。

明雪罗窗,小梅清靥妆初洗。
试镫风起。
飘断行云地。

罨空淡色,黯杏叶河梁,燕风微峭。
冻波乍袅。
卷愁心似惜,乱沙鸥老。

朔风吹雪江上来,急桨迎风荡不开。


渡口云藏伏波庙,山腰雾失楚妃台。


移居自作泛舟乐,抱瓮还如载酒回。

初岁仍微雪,园亭意飒然。


高枝噤鹊语,欹石活蜗涎。


冻压千街静,愁明万像前。

空行万里塞,不见六花飞。


今日传清唱,端来点客衣。


度关迷马色,拂树散春晖。

窗前鸟数声,画角起春城。


未转头皆梦,一开眼自明。


露桃墙角见,风柳砌中迎。

人日多阴日,春寒较腊寒。


西郊愁雨密,南土畏霜繁。


谁缴青丘矢,遥从碧落端。

人日天花细,春风晓树忙。


未能成六出,何苦闭三阳。


玉艳流虚牖,珠尘散窈阊。

昨夜青山老,今朝缘鬓霜。


白头羞彩胜,点额念梅妆。


日蔽长安杳,人离粤峤长。

云蒸湖气卑还湿,雪洒波光暖却融。


有客碧油冲暮雨,何人青雀破长风?


孤城向水萧条里,残腊催年惨澹中。


最是多情醉游地,故人零落又西东。

尚腊犹应雪,前春未谢寒。


入帘看片片,隔竹听珊珊。


旭日含花动,流云带雨干。

碧梧正耐雪溪秋,况是西风送客舟。


华宴虽思奉婪尾,粗官何敢作遨头。


达尊谅识诗囊意,负约仍输酒斛筹。

穷冬一雪系农心,吁佛祈仙望已深。


逾月亢晴生暑瘴,连朝霏雾作春阴。


夜窗且喜风兼雨,晓瓦才看粉共银。

云沉江渚噪荒鸦,江上寒多盼曲车。


旷野满栽琼玉树,当筵难觅水梭花。


湖山梅鹤闲中韵,天地穹庐醉后家。

无数春虫堕影纤,睡馀微觉晓寒严。


飞花陌上垂垂老,去燕巢端昔昔盐。


天送珠尘入诗卷,风持冰箸插堂檐。

远岫空蒙隐翠微,松杉深处鹤忘机。
乱云隔渚霏霏合,断霰惊风故故飞。
孤屿梅花香欲结,空山流水梦应稀。
艳娥煽妖悖且饕,云师围之骑周遭。
飞廉喑呜挟箭号,万鼓动地助战鏖。
吴刚弃斧北且逃,扶桑君还骑巨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