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素琴声在时能听,白鸟盟寒久未寻。


眼见野僧垂雪发,养亲原不顾朱金。


开泉浸稻双涧水,煨笋充盘春竹林。

登车闽岭徼,息驾康山阳。


康山高不极,连峰郁苍苍。


金轮西嵯峨,五老东昂藏。

雕阑细草,碧户红窗交荫。
正轻暖轻寒时候,帘幕沈沈。
淡荡微烟,一天云影护芳林。

开遍芙蓉叶叶凉。
天成锦障护池搪。
伊人宛在水中央。

碧落茫茫秋水斜。
朱门深被绿杨遮。
隔溪听尽晚蝉哗。

一到江南,三逢此夜,举头羞见婵娟。
黯然怀抱,特地遣谁宽。
分外清光泼眼,迷滉漾、无计拘拦。

朝野蔚多士,衮然良可羞。


伊人秉直节,许国有深谋。


大议摇岩石,危言犯采旒。

枕流方采北山薇,驿骑交迎市道儿。


雾豹只忧无石室,泥鳅唯要有洿池。


不羞莽卓黄金印,却笑羲皇白接䍦。

三十年前旧诗册,两行钧翰俨如新。


自甘白屋为寒士,敢说黄扉有故人。


五雨十风勤燮理,九州四海费经纶。

满城风雨,又是重阳近。
黄菊媚清秋,倚东篱、商量开尽。
红萸白酒,景物一年年,人渐远,梦还稀,赢得无穷恨。

霜径都荒,讶卷帘重见,旧日宫裳。
别经小劫,拈还一笑,原来宝相,不是秋妆。
金环飘断三生影,乍添续、一线斜阳。

人间第一一峰画,天下无双双井诗。


顾我蹉跎衰日候,强希衣钵二黄师。


笔枯水剩山残里,思绝天荒地老时。

复复孤行不自疑,悠悠轻负百年期。


波臣何计逝东海,蜩甲犹然留故枝。


孤月此心心蚀后,倾河比泪泪乾时。

整策嚣中要,改憩湖上宫。


东霞尚冠渚,西魄已收蒙。


弥弥烟幂地,澹澹月弦空。

病懒青山意自如,颇惭文似负吹嘘。


无论孺子曾悬榻,犹忆中郎旧授书。


茂苑棠成初惜荫,武陵花发不通渔。

不尽秋风至羽翰,报书犹可报诗难。


半生失计甘鸡口,此日冥心任鼠肝。


柿叶懒题空自积,梅花从折负它寒。

小径衡门鸟雀余,只因才尽爱闲居。


诸缘暂息交犹在,一病虽轻懒未除。


玉案有无知莫较,银钩早晚竟难虚。

舍家成底事,对案独何心。


未断柴桑酒,翻愁绵竹音。


门人议糖蟹,少妇却鲜禽。

首夏清和节,江乡樱笋余。


时时呼白堕,顿顿食黄鱼。


谬忝道人服,虚回刺史车。

邂逅逢君蓟门市,一语绨袍解相衣。


课儿日日扫衡门,五马朝天不时诣。


乍可成都典鹔鹴,谁从北海怜精卫。

山僧业静者,翛然无世氛。

朝疏淇澳雨,暮浣潇湘云。

老可湖州笔,为竹写清芬。

所至无可饮,欲邀中天月。


此夜桂树寒,姮娥蔽瑶阙。


玉兔寂无春,焉能天香发。

村村抱耒怨天晴,无奈钟山气转清。


可为乖龙眠欲醒,千江鳞甲片时生。

拟攀真宰叩阴晴,祗仗清卿彻底清。


一望秣陵黄土色,不知新绿为谁生。

欲将祈雨续祈晴,日日云璈礼上清。


自是天公在方寸,占风莫问管先生。

曾沾拂拭与群髦,回首垂髫已二毛。


斗色旧为雷焕剑,风尘今愧吕虔刀。


峰过衡岳鸿偏晚,水入湘江鲤更劳。

福地禅林海内无,盛衰亦与世缘俱。


只应泉石不知老,长伴烟云得自娱。


种杏仙家今寂寞,献花衲子亦乾枯。

胜游尚尔阻跻攀,自愧闲中亦未闲。


多谢幽人分笋蕨,宛同春日到云山。


洞天上下烟霞里,溪水回环图画间。

崎嵚历落真可笑,飘泊流离初不羞。


苍髯华发老张镐,火色鸢肩穷马周。


身长九尺安所用,命酒一斗聊销忧。

囊封论水谪天涯,才到沙阳火复随。


本为玄冥遭放逐,却因回禄更惊疑。


生辰端是穷申未,学易何曾悟坎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