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人言毛女住青冥,散发吹箫夜夜声。


却是邮童解端的,向侬说是野狐精。

都来五十有六字,写出山林无限奇。


当日所题何处景,只今但见后湖诗。


一言一语堪传世,某水某丘仍属谁。

北寺高台大漠东,他乡尊酒两萍逢。


飞花巳作先秋雪,落帽何劳隔夜风。


百折不离山色赭,数榆忽露寺门红。

白玉五城十二楼,还曾同作采真游。


重来无复壶中景,惟见苍林锁碧流。

力希颜氏何能望,窃比言游未敢安。


老大渐知亲洒扫,试将妙用此中参。

札也能轻千乘国,道□无能早□讥。


三十年来持戒意,于今四十已知非。

文章未出风土外,人品犹缠习气中。


只可清狂惯吴语,却令识字笑吴蒙。

嘐嘐妄意空千载,没没安能盖一乡。


江东若问如卿比,车载还应更斗量。

注籍常通神虎门,书生恩遇本无论。
鬼神语秘惊前席,挽辂谋工拾后尘。


空折角,笑埋轮,寓言秦鹿底翻新。

君不见南山叟,一室容身小如斗。
闭门僵卧学袁安,雪打风吹懒开口。


又不见牛马走,短布单衣寒露肘。

麝散高空。
层梯峭、相随步屧玲珑。
笑围歌阵,寒气变作春融。

江干闲步,蕙汀远,芦滩白。
寄泊渔舟,向晚自看风色。
归鸿阵散,历乱惊飞下,认短碛。

奉祝出阊阖,祷雨祠中元。


陈祠信已荐,拱俟心亦虔。


山云屡触石,散去如飞烟。

摇摇小辇过灵台,为忆周文一怆怀。
盛代不劳闲望气,朝阳时有凤凰来。
策马经郿坞,临风感慨深。
高腴徵万斛,珍贝累千金。
桀骜钟人祸,奸雄竟陆沈。
清明无雨试登山,丹井西头一扣关。
石戴楼台飞鸟外,天开图昼白云间。
桫椤树合阴初绿,踯躅花残色尚殷。
磁龟山里访君时,坐对青灯各鬓丝。
经国念深非我任,作人心苦有天知。
晚惊妖鵩从何处,秋逐冥鸿信所之。
我祖生文定,杰然继真儒。
门风早衰飒,吾弟意何如。
岁月叹逾迈,入门事业难。
战兢曾子意,岂可遂阑珊。
天道方愈怒,在人宜敬身。
望于经吏内,严自作工程。
苦参道难学,放肆事容易。
入脚不可深,骎骎成自弃。
我病死无日,经书更穷年。
少年宜若厉,诗酒勿留连。
官小宦游初,清贫如旧。
小簇杯盘旋篘酒。
虽然微禄,不比他们丰厚。
曾寻三洞拟商山,车马纷纷碍闭关。
谁似白云私占得,惟留明月弄幽闲。
玄云塞辽穹,庭宇黯如漆。
空斋客竟去,独寐陷忧怛。
揽衣起旁皇,家国感颠踤。
片影微茫洞庭,同盘曾注道元经。
烟中乍识孤帆白,树外遥来远渚青。
世界只从空处见,江山全为主人灵。
地原多胜解人难,异境初从法眼观。
与世隔尘才屋角,为花分国出林端。
堂楼仿画穷诸相,村舍和烟弄一丸。
昔君游我里,诸老皆竞爽。
今逾三十年,百事一非往。
君今来京都,相对各槁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