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霜鬓真堪插拒霜,哀弦危柱作《伊凉》。


暂时流转为风光。



未遣清樽空北海,莫因《长笛》赋山阳。

千林扫作一番黄,只有芙蓉独自芳。


唤作拒霜知未称,细思却是最宜霜。

芳菲能几时,颜色如自爱。


鲜鲜弄霜晓,袅袅含风态。


蕙兰殒秋香,桃李媚春醉。

落尽群花独自芳,红英浑欲拒严霜。


开元天子千秋节,戚里人家承露囊。

倒著接䍦吾素风,当时酩酊似山公。


且看小槛新花蕊,休泥他家晚菊丛。


顾笑千金延客醉,解酲五斗为君空。

鼓盆庄叟赋情浓,天遣霜华慰此公。

想见尚能迷蝶梦,移栽闻说自蚕丛。

酒倾玉盏垂莲尽,鲙簇金盘下箸空。

木蕖何似水芙蕖,同个声名各自都。


风露商量借膏沐,燕脂深浅入肌肤。


唤回春色秋光里,饶得红妆翠盖无。

染露金风里,宜霜玉水滨。


莫嫌开最晚,元自不争春。

味苦谁能爱,香寒只自珍。


长将潭底水,普供世间人。

水上晴云彩蝀横,许多蜂蝶趁船行。


渔樵引入新花坞,儿女扶登小锦城。


艳粉发妆朝日丽,湿红浮影晚波清。

拒霜花已吐,吾宇不悽凉。


天地虽肃杀,草木有芬芳。


道人宴坐处,侍女古时妆。

天上登云寺,人间白拒霜。


山僧方宴坐,魔女不施妆。


玉色宁非韵,冰姿不受香。

绿绮紫丝步障,红鸾彩凤仙城。
谁将三十六陂春。
换得两堤秋锦。

道人多种木芙蓉,晓着清霜分外红。


万叶千花本何有,因空成色色成空。

彩毫将恨寄清酣,梦落西风濯锦潭。


却忆故园凉月曙,断英残粉湿秋衫。

小亭深坐锦云窝,老我重来景更多。
临水芙蓉苏小面,倚风如和醉时歌。
豪客周遭绣幕,诗仙坐拥花城。
异乡偏有故乡春。
织出九张机锦。
拒霜秋后散红葩,剩有风光到我家。
堤上晚来相照耀,分明一片赤城霞。
楚天寂历暮云平,何处江村落雁声。
正是西风扫黄叶,不知春色在朱荣。
芳林秋冷落,木末改黄裳。
可笑名虚忝,何曾拒得霜。
暑气犹未退,寒花早已开。
衰年宁有几,寒暑若相催。
予怜拒霜好,独立冠雕穷。
故腊新移至,今年曲爱隆。
栽培曾倩圃,灌溉每呼僮。
岩桂搀先还寂寞,菊花殿后尚斓斑。
却应独占西风好,乞与佳名秋牡丹。
纤枝绿叶竞成丛,谁障西来落木风。
霞散缠头千丈绮,春回醉面一番红。
伶俜欲嫁还羞晚,梳洗随宜不爱工。
蘸染木芙蓉,深红间浅红。
锦笼烘夕照,翠袖揖秋风。
艳冶归尤物,凄凉识化工。
黯黯江天唱竹枝,娟娟秋水正愁离。
烛花小馆长吟夜,雁阵高云薄暮时。
石蕨香霏收玉屑,溪鱼竿重挽风丝。
气肃天高花数枝,迎船映竹亦离离。
寒崖浅涧各自媚,蜀槿戎葵又一时。
霜腻尚馀藏蝶粉,烟须犹见缀蜂丝。
庭户晓光中,帘幕秋光里。
曲沼绮疏横,几处新妆洗。
红脸露轻匀,翠袖风频倚。
霜晓禁寒色不摧,若论花品是奇材。
红如锦帐香囊绽,黄似霓裳舞袖开。
幸与畹兰同素景,耻随篱槿委轻埃。
谁将名字强称扬,弱质区区敢傲霜。
霜陨叶枯红粉落,元来枨也未为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