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老子平生,笑尽人间,儿女怨恩。


况白头能几,定应独往;青云得意,见说长存。


抖擞衣冠,怜渠无恙,合挂当年神武门。

圣贤在世龙行天,出处何至为物牵。


后人竞作驹伏辕,未死奄奄如九泉。


郫孙公者山泽仙,巉岩玉骨寒入肩。

身健尚堪松下饭,眼明正好橘中棋。


青山有约当朱户,白首何心上彩闱。


栗里田园供雅兴,午桥钟鼓赏清时。

□定飞仙去不留,惜余生晚欠从游。


种明逸后屈二指,范景仁边放一头。


有鹿门栖堪遁去,无菟裘计径归休。

我爱周郎美,雅如王子猷。


官闲骑曹马,兴尽剡溪舟。


坐客中清圣,园租比素侯。

才谈访旧便欣然,更怯长江浪拍天。
十绝新题挂君壁,似应翻胜子猷船。
当年楚馆咏江篱,忽戴宫花集凤池。
何限幽芳领秋意,于今方是属君时。
冯唐厌郎署,拂衣卧沧洲。
有子字王孙,颇与史长游。
冥志越三坟,英风隘九州。
少日佳公子,中年贤大夫。
自回司仆驭,祇忆步兵厨。
入坐峰峰玉,挥毫字字珠。
自尔龙韬偃,谁当羽扇麾。
据鞍还草檄,横槊更谈诗。
禄食群公擅,戎衣野客疑。
元戎夹铍队,晴日试吴阊。
吹绕千花发,旌从万树张。
霜文散组练,海色满馀皇。
玉皇殿下卸恩袍,羞见冥鸿惜羽毛。
天地有心扶社稷,朝廷无意得英豪。
早知骨鲠撄时忌,何似山林遁迹高。
清优四皓官,潇洒二疏颜。
直道空华发,明时独买山。
如闻元老议,尚恐软轮还。
士有旷世志,宏览隘八荒。
烨如岐山凤,千仞常孤翔。
矫矫徐使君,束发趋明光。
何当竟事赤松游,勇退真能在急流。
自挂雕弓称达士,不教燕颔更封侯。
霸陵有酒空消日,大树无声岂计秋。
心存即鹿叹无虞,画地虽工理反疏。
直枉已传天子诏,厚诬犹见监奴书。
傥令甬道真难继,未必都曹可遂初。
恩门小简写门生,六载交情老弟兄。
一念吹毛牙角讼,十年握手肺肝倾。
中兴王社旧同功,三世何尝间一忠。
北海真成贤吏叹,西州犹记胜游同。
逢迎有意君虽谬,喜怒无心我自穷。
谁闻鬷蔑言,执手为改容。
此道久寂寥,世态日方浓。
昔翁守颍尾,轩裳心已慵。
明主尚书识履声,君持闽节复仪形。
八年可仕不谋禄,七秩及时斯引经。
肯把清名夸薄俗,只将厚德养修龄。
琴自无弦不用弹,岁寒姱节傲苍官。
青衫吏隐非吾愿,彩服儿啼畏色难。
三径归寻元约在,万缘回向自心观。
俚耳惊闻古曲弹,地行元不慕仙官。
方看凤穴将雏上,已悟羊肠涉世难。
蚁梦未酣谁唤醒,鱼游自乐与谁观。

世事相牵无了期,平生待足是何时。

抛官不作九阍梦,纳禄尚馀三径资。

紫绶金章宁复恋,黄冠野服自相宜。

致仕吾非不待年,礼经自合许求田。
祇图径取衣冠挂,不愿更寻香火缘。
富贵鼎来先瞥地,是非衮处独翩然。
既把奇才结主知,归来解却侍朝衣。
门前多种垂杨柳,留待春风系马时。
闻健即收身,归耕躬馌饷。
诗中句堂堂,床头春盎盎。
寒花晚更香,霜节老益壮。
高人摆尘鞿,厉俗非小补。
朝来漉酒巾,谈笑易圭组。
百年全始终,一节照今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