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颜范遥同异代心,琳宫香火道缘深。


诗家风味今谁在,定访弥明与共吟。

班固人表吾尝疑,第一武王二伯夷。


我谓伯夷可第一,武未尽善宜二之。


退之第一唐文人,希文第一宋辅臣。

天然形貌写何难,难得灵台上笔端。


朋党论兴三出日,不知谁作正人看。

庆历三年,轼始总角入乡校,士有自京师来者,以鲁人石守道所作《庆历圣德诗》示乡先生。


轼从旁窥观,则能诵习其词,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?


先生曰:“童子何用知之?


”轼曰:“此天人也耶?


则不敢知;若亦人耳,何为其不可?


”先生奇轼言,尽以告之。


且曰:“韩、范、富、欧阳,此四人者,人杰也。

毁誉盖棺了,于今名实尊。


哀荣有王命,终始酌民言。


蝉冕三公府,深衣独乐园。

献纳无虚日,居然迹已陈。


清班区玉石,宝历顺星辰。


更化思鸣鵙,遗书似获麟。

国在多艰日,人如大雅诗。


忠清俱没世,孝友是生知。


加璧延诸老,櫜弓抚四夷。

元祐开皇极,功归用老成。


惟深万物表,不令四时行。


日者倾三接,天乎奠两楹。

香颈垂云眉倒晕。
珠翠丛中,没个他风韵。
浪蝶狂蜂遍有分。

破瓮机锋岂偶然,活人手段自髫年。


闾阎稚子知司马,海宇群黎仰涑川。


出处遂关时治乱,死生难免世推迁。

伊洛平生兴,园林独乐居。


曾过郑公里,得御李膺车。


华屋当年客,名山异代书。

经济心犹壮,清羸疾易伤。


那知两楹奠,遽失万夫望。


家有诗书积,坟无金玉藏。

辞爵浮云外,安民反手中。


山林独往意,衮绣太平功。


布被终身俭,貂冠一命崇。

黼座方恭点,邦家付老臣。


颂歌民一口,形势国千钧。


富庶新田里,忠臣旧搢绅。

昔仰南洲德,今逢世嗣贤。


声名江左重,文教汉东专。


君意思空马,吾生肯绝弦。

胜绝登临地,桐江占十分。


省郎才不世,御史气如云。


遂使芝兰秀,俱能锦绣文。

江驿森森六本松,蜿蜒枝干走虬龙。


烟滋鳞甲苍颜老,云惹须髯美荫浓。


独立雪霜君子操,曾因风雨大夫封。

古今一理是纲常,范笔韩文妙发扬。


公卧首阳原不死,春风岁岁蕨薇香。

小楷青州三绝碑,复还范氏事尤奇。


不知百世闻风者,更有何人似伯夷。

古画从来宝绘堂,遗君敢借旧珍藏。


貌存故国三公贵,泽衍来孙百世芳。


家庙几年成阙典,宗枝此日倍增光。

郡亭临大泽,霞障截尘纷。


有色只因日,无心元是云。


沧浪随郭转,欸乃隔江闻。

堂堂范公真天人,配我仁祖为元臣。
材兼文武怀经纶,先忧后乐不为身。


上与夔卨相等伦,正色朝端批逆鳞。

平生敬慕范文正,遗像向来祠楚东。


梦里何人赠文集,见公端似见周公。

手移修竹傍墙栽,老眼青青为竹开。


独坐书斋谁是伴,清风时作故人来。

吴兴学校规模壮,安定先生道德崇。


苕霅溪同洙泗水,汀洲蘋有藻芹风。


山知尊道犹端弁,湖欲依光故近宫。

理郡端如理乱丝,范公往矣欲谁师。


典刑犹有堂中像,光艳长存壁上诗。


未报国恩嗟老去,不逢人杰恨生迟。

出郭上崔嵬,山川亦壮哉。


三芝谁采去,五老欲飞来。


怀古情无尽,思乡首屡回。

范家园脚步春风,皎日英标在眼中。


银杏十围家庙古,玉粳千顷义庄丰。


身当文正无双士,手授中庸第一功。

广庭端拜一尘无,门外清溪点绿芜。


三代伟人生庆历,千年遗庙托姑苏。


浅夫敢窃先忧号,盛德还徵后系图。

高阳诸葛流,策进先善守。


崇祯五十相,谁欤出其右。


如何松涛亭,间此活国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