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霞下天垂宇。
倚阑干、月华都在,大明生处。
扶木元高三千丈,不分闲云无数。

旧日重阳日。
叹满城,阑风去雨,寂寥萧瑟。
造物翻腾新机杼,不踏诗人陈迹。

千里楼前客。
数从前、几般契分,更谁同得。
尚记流莺催人去,又见莎鸡当夕。

谁主谁为客。
叹人生、别离容易,会逢难得。
省户高门十年梦,瞥忽浑如昨夕。

多少龙头客。
数从前、何官不做,清名难得。
万里将旃归报汉,青锁还应催当夕。

此别情何限。
最关情、一林醒石,重湖宾雁。
几度南楼携手上,十二阑干凭暖。

久向闲边著。
对沧江、烟轻日淡,雨疏云薄。
一片闲心无人会,独倚团团羊角。

只记来时节。
又三年、朱炜过了,恰如时霎。
独立薰风苍凉外,笑傍环湖花月。

笛唤春风起。
向湖边、腊前折柳,问君何意。
孤负梅花立晴昼,一舸凄凉雪底。

铁笛穿花去。
问长安、市上生涯,而今何似。
破帽青衫尘满面。

海底珊瑚树。
问鲛人、几时擎出,碎为繁露。
茜女拾来纫成佩,妆点江南岁暮。

一段江南绿。
望依依、沙鸥起处,辋川横幅。
十里平郊人烟聚,掩映汀洲几曲。

马上貂裘裂。
料明妃、几番回首,旧家陵阙。
留得胡沙千年恨,写入冰弦四列。

玉磬山房好。
算从前、风流文沈,真堪压倒。
绝学河汾还记取,莫问蓬莱瀛岛。

帘静薰风转。
傍窗纱、阴阴蕉影,凉生庭院。
鱼鸟亲人尘不到,篱畔紫薇初绽。

绮阁迎新暑。
卷湘帘、冰纨初展,红榴争吐。
此日双蛾才画了,十样眉痕重谱。

双鬓和愁织。
叹几年、飓风骇浪,飘摇京国。
百尺元龙楼上卧,静看荣枯得失。

风雨开茅屋。
报昨夜、东篱才放,一枝黄菊。
再度重阳柴桑里,过酒邻墙非俗。

锦幄红霞卷。
赋催妆、鹊桥已驾,青鸾先遣。
才子广陵年尚少,下直墨华犹泫。

十里珠帘卷。
遍烧灯、暗尘随马,钿车齐遣。
缥缈箫声明月下,更喜露华初泫。

郑玉非娼女。
叹尘缘未了,飘零被春留住。
肠断胭脂坡下路。

重唤松江渡。
叹垂虹亭下,销磨几番今古。
依旧四桥风景在,为问坡仙甚处。

小队停钲鼓。
向沙边、柳下维舟,庆公初度。
平尽群蛮方易镇,此事多应有数。

翠盖笼娇面。
记当年、沉香亭北,醉中曾见。
见了风流倾国艳,红紫纷纷过眼。

曾侍螭头立。
吐危言、婴鳞编虎,扶持鳌极。
谁炼精金铸刚卯,气节毅然镇国。

璎珞珠垂缕。
看花冠、端容丽服,补陀岩主。
只坐尘缘蹉一念,朱紫丛中得度。

忆昔同时召。
正青山、亲提玉尺,量材廊庙。
当日班行比元祐,北玉西珠照耀。

此是河清宴。
觉朝来、薰风满入,生绡团扇。
太守愁眉才一展,且喜街头米贱。

出了罗浮洞。
有多情、梅花雪片,殷勤相送。
见说翛然琴鹤外,诗压牛腰较重。

远嶂云千叠。
望层峦、空烟半卷,似明还灭。
上有清泉飞一道,最可解人炎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