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微霰疏疏点玉堂,词头夜下搅衣忙。


分光御烛星辰烂,拜赐宫壶雨露香。


醉眼有花书字大,老人无睡漏声长。

人言“长江无六月,”我言六月无长江。
只今五月已如许,六月更来何可当。


船仓周围各五尺,且道此中底宽窄。

摆磨万木声,朝吼暮不止。


吹沙作云飞,物状颜色死。


还念江上山,落瀑鸣几里。

羲和午停车,草木静若萎。


我居倦烦促,谁与开我怀。


出井泉失冷,迎凉幌空开。

微飙不振发,皎日沸重渊。


万木夺华采,祝融方燎原。


青山瘁无姿,流泉不复寒。

朱夏忽云季,金流火方燃。


迟迟朱轮出,濯濯高云鲜。


困翮守茂樾,游鱼伏深泉。

见说樱桃已烂开,坐愁风雨苦相催。


自怜华发伤春客,两见飞花未放回。

春色三分有尚多,且饶芳草占高坡。


门前柳色如彭泽,争奈陶君止酒何。

黄土冈头荠麦长,春阴蔽日午风狂。


山前梅落无人见,只有幽禽啼暗香。

自从书云入嘉平,一月间无三日晴。


大雪二十五六日,漫天塞地冰峥嵘。


吴江渡桥意颇快,吕城争堰心还惊。

火入天地垆,南方正何剧。


四郊长云红,六合太阳赤。


赫赫沸泉壑,燄燄燋砂石。

日不自明借雪光,雪凭风势敢飞扬。


春和力浅难开岁,阴蹇时深欲稚阳。


望入寒烟俱怒发,吹来汨浪自狂忙。

烟郁湿薪费挑拨,可堪馀沥溅如泼。


吹霞弄日语纵工,正恐诗人类迂阔。


屋角萧萧霜叶鸣,夜静乱我糟床声。

何事东风不自持,今番花信觉来迟。
先庚先甲阴犹壮,乍雨乍晴春更痴。
瀹茗小妻烧榾柮,拥炉稚子剥蹲鸱。
僻处违城市,相求独往还。
人嫌茅屋漏,我爱竹林闲。
草色荒行径,松阴覆掩关。
朱明增酷烈,离垢想清芬。
槐荫留长日,山房接断云。
园蔬经雨摘,村酒隔篱分。
日苦短,夜何长,蟋蟀悲鸣在北堂。
白露下,河汉明,黄姑织女东西望。
抚云和,荐清觞,同心胡为各一方。
来日苦短,去日苦长。
人生如朝露,不如啸歌置酒临高堂。
春风不到九泉下,盛年一去难再芳,老行及之徒悲伤。
郁郁炎州地,骄阳白昼腾。
空中飞鸟绝,树杪乱烟凝。
夜月秋光暗,天门海气蒸。
春光好,杨柳画楼西。
帘外鹦哥初解语,檐前燕子乍衔泥。
风雨又凄凄。
春昼淹淹,春愁脉脉,娇黄媚紫都非。
韶华几许,九十半成违。
风暖水纹如皱,凭栏处、漫浸芳菲。
玉署三时晓,金羁五日归。
北林开逸径,东阁敞闲扉。
池镜分天色,云峰减日辉。
如焚暑气未曾收,我欲避之江上楼。
今古人怜黄鹤去,乾坤身似白云浮。
鸟飞欲堕炎波里,鱼跃频惊火树头。
休沐炎蒸思不禁,江楼向夕足幽寻。
露华向靳金茎下,熇气偏从白屋侵。
思凿井冰沾道暍,谩挥毫雪傍栏吟。
如焚暑气未曾收,我欲避之江上楼。
今古人怜黄鹤去,乾坤身似白云浮。
鸟飞欲堕炎波里,鱼跃频惊火树头。
休沐炎蒸思不禁,江楼向夕足幽寻。
露华向靳金茎下,熇气偏从白屋侵。
思凿井冰沾道暍,谩挥毫雪傍栏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