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晚岁躬耕不怨贫,只鸡斗酒聚比邻。


都无晋宋之间事,自是羲皇以上人。



千载后,百篇存,更无一字不清真。

渊明甫六十,遽觉前途迮。


作诗颇感概,自谓当去客。


吾年久过此,霜雪纷满帻。

少年喜读书,晚悔昔草草。


迨今得书味,又恨身已老。


渊明非生面,稚岁识已早。

东坡先生谪居儋耳,置家罗浮之下,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。
葺茅竹而居之。
日啖荼芋,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。

吾友傅子渊,每见常熙熙。


人固莫我高,我固不人低。


问其何因尔,我盖不自知。

吾亦爱吾庐,此亦未为得。


死即瘗路傍,要是不免或。


随流认得性,有念乃吾贼。

朝从空儋出,莫逐赪颜归。


既谢爨无烟,此外将何为。


堂堂十六年,子孙反无依。

我闻瘴疠地,去者无生还。


吾凡三十口,归来尽颓颜。


死生非人能,得丧亦非天。

用舍系临时,金玉与蒿莱。


尘埃混瓦砾,燔燎参樽罍。


何云长兴公,陈迹独归来。

晚来风稍回,渐见布阴云。


乘时得尺雨,吾农实难勤。


不愿生边地,报施岂无因。

操檄乌延府,已复十五年。


年当三十馀,事事随精坚。


非惟会兴灵,兼欲还幽燕。

扶疏草木长,兹时岂无情。


未论身得去,想像心已清。


童山久不雨,汤热气郁蒸。

渊明弃官归,议者见各别。


去就须有名,岂独为卑亵。


折腰分当尔,柴米岂无说。

岁月忽云徂,人事只如此。


胡不及此时,斗酒劳邻里。


有田半荒芜,有屋亦倾圮。

大舜云:“诗言志,歌永言。
”圣谟所析,义已明矣。
是以在心为志,发言为诗,舒文载实,其在兹乎?诗者,持也,持人情性;三百之蔽,义归无邪。

人说昆仑多美玉,世传沧海有明珠。


世传人说恐无据,今我家藏乃不虚。

微禽移木石,欲以塞东洋。


赋寿何能远,衔冤未始忘。


起脾讹越婢,澎浪转彭郎。

乡书难附北归云,燕子犹寻旧主人。


流水迢迢长念远,飞花糁糁又伤春。


向来轩冕非吾意,何处园林托此身。

十年龙卧大河湄,磊块时时一吐奇。


共许使齐能论乐,何言返鲁便删诗。


抟秋片羽风斯下,媚夜繁星月并垂。

追俗情易合,玩奇当企尔。


柴桑彼何者,高唱屡在此。


县令不俯眉,吾又悲扬子。

曩游浔阳郭,怀古怆来暮。


不意陈蔡间,起予欣有遇。


彼此共一时,怅然感佳句。

吾今乞食士,因咏乞食诗。


谅无乞食怨,复想乞食时。


贫贱自古然,岂愧世上儿。

孟尝实超迈,举世少其并。


风流自有钟,若士复孤迥。


祖述酒中趣,乃知外家性。

昔在八州牧,功业济衰晋。


吾闻贤者后,鲜不祚休运。


如何竟廖廓,天道盖难问。

州县徒劳人,著作非所务。


道殊岂自强,气直已多迕。


屡招遂长往,归欤彼何暮。

子綦委天乐,穷达两已忘。


九歅尔何知,梱也安得祥。


一吟责子篇,千古如相望。

长梧有高韵,千载不可及。


五柳遗世名,于今亦独立。


悲哉市朝士,夸竞常汲汲。

羽轻鲜知福,地重每贪祸。


有以羲皇民,居然北窗卧。


此意俗莫悟,将非首阳饿。

四海方荡潏,匡山得三隐。


若人独秀士,逸响露深蕴。


江汉东南流,滔滔未之尽。

贤侯去久迹犹遗,乞雨诗奇字更奇。


世俗妄论公政猛,爱民心有彼苍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