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鼓声晨紞紞,角声莫呜呜。


作官了何事,空叹岁月徂。


送兵稍稍集,秣马脂吾车。

此山名自西京传,丹台紫府天中天。


似闻云鹤时降集,应笑磨蚁空回旋。


我来适此秋景晏,青枫叶赤摇寒烟。

吟过长亭复短亭,喜于溪上访诗朋。


雕锼已被天公怒,狂狷仍遭俗子憎。


故故愁人长夜雨,明明照我短檠灯。

草就篇章只等闲,作诗容易改诗难。


玉经雕琢方成器,句要丰腴字要安。

作诗不与作文比,以韵成章怕韵虚。


押得韵来如砥柱,动移不得见工夫。

诗本无形在窈冥,网罗天地运吟情。


有时忽得惊人句,费尽心机做不成。

欲参诗律似参禅,妙趣不由文字传。


个里稍关心有误,发为言句自超然。

飘零忧国杜陵老,感寓伤时陈子昂。


近日不闻秋鹤唳,乱蝉无数噪斜阳。

陶写性情为我事,留连光景等儿嬉。


锦囊言语虽奇绝,不是人间有用诗。

意匠如神变化生,笔端有力任从横。


须教自我胸中出,切忌随人脚后行。

曾向吟边问古人,诗家气象贵雄浑。


雕锼太过伤于巧,朴拙惟宜怕近村。

古今胸次浩江河,才比诸公十倍过。


时把文章供戏谑,不知此体误人多。

文章随世作低昂,变尽风骚到晚唐。


举世吟哦推李杜,时人不识有陈黄。

清时无事更年丰,两地风光诗咏中。


可是山前无警报,旗铃千里递诗筒。

相对两山碧,春风摇绿篁。


一巢云建造,三涧水宫商。


谷口躬耕稼,盘中歌寿昌。

兵火烧残井邑空,溪山依旧夕阳中。


故乡自昔悲游子,壮岁来归今老翁。


细认里闾寻树石,怪看旌旆走儿童。

不到乡闾二十秋,幸因帝命得来游。


过家上冢怀先德,酾酒挥金学故侯。


季子归来饶印绶,魏舒起废拥貔貅。

晦庵呼我住山南,五老人知百不堪。


极目无穷江渺渺,满头归去雪毵毵。


吾生只可龟藏六,世事何如狙赋三。

浪漫东西不自期,此公犹有鬼神知。


江闽易地谁为祟,晴雨在天皆及时。


年熟且从犀首饮,宦情聊付虎头痴。

暂别庙堂上,雄藩去豁情。


秋风生雁渚,晚雾湿龙旌。


吟里过侯服,梦中归帝城。

春阴生晓寒,涧空雨冥冥。
草迷侧径滑,车马谁肯经。
敲门有嘉客,故家驾屏星。
冲蒙盛暑历山川,肤使何尝叹独贤。
星骑逡巡一千里,仙才洒落十三篇。
笼罗绝顶裁诗句,摅发高情破万缘。
我闻二仙翁,翩然拂尘服。
携手问还丹,世事瞑双目。
丹成共遐举,离人立于独。
乱山如聚米,独拥一峰高。
幽胜元无匹,登临岂惮劳。
千林澄霁色,万里见秋毫。
停骖相与坐论文,人得浮生暂息纷。
怪底襟怀清似许,僧房面面对松云。
林外应疑无路入,道傍惟见有僧迎。
行行渐觉招提近,隔崦时闻吠犬声。
青山一脉似游龙,山势将穷秀气钟。
梵宇深藏幽树里,行人指点是西峰。
看山游遍郡城南,清绝都应让此庵。
流水到门澄碧沼,乱松绕屋拥晴岚。
浮生无奈多纷扰,偶暇何妨一笑谈。
刺史观风出郡南,偶陪轓盖到西庵。
四山回合攒幽树,一径萦纡入碧岚。
移坐竹阴耽野趣,论心杯酒绝浮谈。
野寺峰峦合,云扃昼阒寥。
虚窗临树杪,曲阁绕山腰。
何事劳车马,频年走市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