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韶光又是二分过,日月如梭可奈何。


对景诗成新意少,持杯量减旧时多。


禁烟修禊偶同日,落絮飞花逐逝波。

秋热馀威不可论,渡江先已畏晨暾。


天心也似怜行客,十里云阴直到门。

虎鼻峰前赤面塘,数家鸡犬旧山庄。


荒村乱后耕人少,秋水满田蒲稗长。

八月棠梨露叶红,荒陂古水湛青铜。


秋风依旧岩前路,高下寒山落日中。

古刹萧条隐石根,荒城高下带沙墩。


断云南雁日初出,旷野北风天正昏。


羽檄屡传淮甸急,龙艘犹滞海门屯。

达观寺前春水深,维舟汀树一登临。


坐怜旧日经行路,愁绝新年怅望心。


苍峡雨声寒㶁㶁,白沙云气暮沉沉。

上马愁将夕,题诗念友生。


苍茫惊独往,迢递愧相迎。


崖涌青莲色,溪流碧玉声。

关掩伤心后,人归芳草前。


只须长见面,不必问流年。


三佛香能爇,千秋愿未圆。

银烛有情,今宵无限,难留一霎黄昏。
频催玉漏,街鼓促香尘。
旧恨肯随腊尽,新烦恼、休更重增。

浓岚暮雨随人密,远壑幽峦向客悭。


清旷本吾胸次景,不须云里觅衡山。

密雨重阴一月馀,似闻征马又长驱。


怪来林外升晴日,已奏江边报捷书。

今岁才春又别,洗妆应在书楼。


细卜归来消息,荔枝红彻迎秋。

岁岁逢君此日,相望长在他州。


风雨吴头楚尾,五年才共行舟。

天生两脚踏烟霞,老态从来日日加。


不把西风移皂帽,还浇秋酒对黄花。


凉侵院竹知秋老,醉舞莱衣到日斜。

跏趺全不露灵威,休问今生是与非。


岩洞藏来天地秘,坎离交处命根归。


林疏石拥千层怪,春早花无一片飞。

岁云暮矣客不乐,青雨亭前玩孤鹤。


城头愔愔云下垂,竹外骚骚雪微作。


亭中王郎风格奇,爱竹爱雪仍爱诗。

五两风高江上秋,粤南使客木绵裘。


望云举酒思京阙,对雨裁诗倚柂楼。


燕语樯头催去棹,马行果下待归驺。

露封誊奏晓鸣铃,当御应关乙夜呈。


京兆有装随使者,陈留无酒忆厨兵。


故营将钺谈家世,老吏公车识姓名。

五年尺牍不笺天,一日除书到枕边。


感欲宣心笔无语,恩惭糊口鼎馀饘。


说骖尚恐传音误,书马还思习札便。

野寺乘凉雨,宜从志喜论。


桥分一水隔,城列万家屯。


乐寓东山妓,贤归北海樽。

驱车吴山道,西指咸阳桥。


南风吹酒醒,何以永今朝。


主人千岁期,双鬓绿不凋。

黄落山川亦变衰,平生高李吹台诗。


秋来季月溪南路,独往空歌宋玉悲。

佳辰人物本难俱,事事虽非景不殊。


君既悼亡应感旧,细看那复嗅茱萸。

紫芝九日上杭都,溪馆经从说大苏。


摇落风霜为搔首,病馀真是我非夫。

玉山何许两峰高,不特云藏雾亦韬。


可惜敝庐城郭浅,心蓬徒使目还蒿。

寒尽东风破晓阴,真人遗像俨如临。


山中霞熟千年酝,海上莲开七朵金。


朔地兴王资化力,钧天朝帝动仙音。

桂宇散秋香。
咫尺梅庭十月阳。
红叶黄花,风致好华堂。

采采篱下菊,熙熙白首交。


挈觞酬佳节,先惊蒲柳凋。


日月不再与,名位空相高。

驾言南东亩,捷出西北隅。


资阳有八士,持谒要诸涂。


须臾平泉道,衣冠被林庐。

迎宵山吐月,不受寸云吞。


看影筛林杪,移尊藉石根。


参差明梵刹,一二数烟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