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君不见刘越石,晋阳铁骑围城急。
一声长啸震山谷,抛弓散走群儿泣。


又不见庾元规,武昌僚佐相追随。

秋风仿佛吴江冷,鸥鹭参差夕阳影。


垂虹纳纳卧谯门,雉堞眈眈俯渔艇。


阳安小儿拍手笑,使君幻出江南景。

快雨崇朝溽暑徂,顿令注夏病全苏。


恍疑方丈清虚岛,似对潇湘水墨图。


曲沼青蛙喧鼓吹,高斋白鸟净轩厨。

住久由来浑是家,异乡容我傲烟霞。


数声短笛临风晚,露湿夭桃月影斜。

永嘉城郭如斗样,魁峰兰若倚青霄。


江空月色上楼白,风挟海声连地摇。


高僧居此兴不浅,闲客登临思亦饶。

落晚天边燕席开,溪山相照绝纤埃。


绿杨有意檐前舞,凉月多情海上来。


香穗萦斜凝画栋,酒鳞环合起金罍。

溪声来从一气外,楼阁插在苍霞中。


艳歌横飞送落日,哀筝自响吹霜风。


低昂黛色四山黯,凌乱缬纹疏树红。

香生帘幕雨丝霏,黄叶为邻暮卷衣。


粉院藤萝秋响合,朱栏杨柳月痕稀。


寒花晚瘦人相似,石磴凉深雁不飞。

浅树留云,疏花倚石,小亭秋聚。
风泉暗语。
夜深琴韵愁谱。

吾闻仙人好楼居,乃在阆风之圃玄洲之墟。
云窗雾阁千仞表,青天十二金芙蕖。


风舟不可以径度,安能跨海骑鲸鱼。

楼近素娥宫,凉宵昼日同。


象筵看似水,碧瓦映疑空。


曲宴怜规满,冲情苦□中。

晚来碧海风沉,满楼明月留人住。
璚花香外,玉笙初响,修眉如妒。
十二阑干,等闲隔断,人间风雨。

五月忽风雨,池阁凝清香。


潇骚平野望,踯躅北窗凉。


幽径少行迹,列树俨成行。

羸马东郊不厌狂,坐携豪兴入平康。


观风上国来吴季,待月前溪遇阮郎。


石上桃花迷对奕,垆头竹叶照飞觞。

楼中望明月,清光白如昼。


寒江回远天,冥鸿掠高宿。


对之逸兴飞,翻然振长袖。

半月池边半月楼,画船箫鼓忆前游。


风流太守今谁继?


水浅蓬莱又几秋。

城上明月楼长在,楼中明月应不改。


古人风流今已空,今人徒悲古人代。


古人今人已如此,人生富贵何用尔。

团团壶峤月高时,笑倚东楼一问之。


精魄本来无欠缺,神光何事有盈亏。


每凭杯酒传深意,更着诗篇扣大疑。

秋风吹征衣,我来亦何有。


长笑泉石间,邂逅得良友。


飞屐凌长烟,相与濯世垢。

浓云卷幂衡向北,天风不摇万响息。


蟆行爬沙踏科臼,顾菟茫洋长在腹。


本来全体自分明,日用其间人莫识。

爨下有焦桐,柯亭有枯竹。
何期得遇蔡中郎,一取为琴一为笛。


中郎已死知音稀,每有奇物谁能知。

人间底处无风月,知用何时最佳绝。


芳播崇楼淑气浮,影涵古桂清辉发。


向来雅重无极翁,洒落襟怀与此同。

蛾眉山色凝秋碧,山下云连镜湖湿。


万里青天月半规,十二楼头夜吹笛。


满庭桂树仙人家,玉兔捣药来红霞。

层轩高栋切云浮,纵有阑干不碍秋。


谁在隔江歌水调,清寒重忆广庭游。

飞盖桥头踏月华,顺流东去是君家。


晓风依约凭阑处,隔浦金盆漾浅沙。

昔年李谪仙,呼月醉南楼。
尚书今夕宴,客有冯高州。


坐邀刘颢清兴发,楼倚长江先得月。

长记酒醒人散后,风月满江楼。
楼外烟波万顷秋。
高槛冷飕飕。
偶然来海上,相聚话飘蓬。
莫漫愁知己,吾怀陆放翁。
明朝须别去,此际怅离衷。
仙人本自好楼居,勾漏归来发懒梳。
开苑伏龙丹鼎静,栽松巢鹤翠堂虚。
藤蓑蕉笠双湖钓,水月山云万卷书。
栋宇依稀接广寒,通宵月色好相看。
人闲尘土无来处,天上神仙正倚栏。
子晋吹箫秋引凤,常娥飞佩夜乘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