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北望但空阔,南望横群山。
青天无翳行素月,寥寥永夜非人间。


九酝浆成老仙醉,六铢衣薄天宫寒。

轻烟薄霭九霄寒,素月浑如隔縠看。


此夕洞庭应更好,谁能从我跨青鸾。

吹尽浮云天宇清,城头叠鼓报三更。


平生无此一杯酒,玉笥峰头看月生。

数间茅屋寄蓬蒿,天遣来归息我劳。


月可一庭陈素练,风酣万木起惊涛。


病侵齿发才虽尽,酒挟江山气尚豪。

此夕几年无此晴,碧天万里月徐行。


官垆卖酒倾千斛,市里行歌彻五更。


潼酪独烹僧钵美,琉璃闲照佛龛明。

玻璃盆泻琉璃水,素娥晚妆欲梳洗。


报道虚皇筑雪宫,一架半间三万里。


却嫌广寒未苦宽,要借新宫作上元。

夜晴那得晓来泥,才见金钲浴绀池。


一阵五更松上雨,元来睡著不曾知。

明月流寒影,低櫩复转廊。


雪霜留澹白,参昂伴昏黄。


野径多樵笛,江村有钓航。

玉潭月色冽以清,石室千里犹典刑。


何人遗我双玉瓶,武夷先生翰林卿。


约束风雨驱雷霆,长鲸夜吸川为倾。

远客坐长夜,缠绵月色留。


明知不是醉,为尔更无愁。


玉雪三千界,金波十二楼。

明月有佳色,客中迷远游。


自应眠不得,更似醉时留。


玉屑凉堪吸,金波香欲浮。

昨宵明月共千里,今夕极天无一云。


不知谁令太虚空,着此皎皎白玉盆。


长空与月慰愁眼,良夜得酒含微醺。

静坐无人鹊转柯,冷蟾分影照金波。


月如白玉盘初挂,天似青铜镜始磨。


正好中秋无此色,不知今夕定如何。

秋意关心切,蟾光见面难。


欲成邀月饮,颇恨与谁看。


天近瞻银阙,云空见玉盘。

月欲离沧海,云犹暗夕楼。


天教双病眼,重看后中秋。


玉色依然在,霜华只自羞。

龙辀来下未为轮,九奏迎神不动尘。


想得椒浆初奠后,夜归犹有月随人。

从来方社要斋明,玉豆精华酒洁清。


风里笙箫云外至,耳边环佩月中鸣。

少年邀月伴清樽,老去空馀满袖尘。


多谢蟾光深有意,尚来同我作三人。

香风袅袅月娟娟,月满中庭夜悄然。


只恐大罗天上有,人间今夕是何年。

冰轮渐出海西头,身在三吴近海州。


赖有梅花管羁客,细分疏影上驼裘。

天高月白夜漫漫,倚杖来看月下山。


老眼直穷烟霭外,诸峰浑在有无间。


翰林耽酒今何处,仙女乘鸾去不还。

年年岁岁望中秋,岁岁年年雾雨愁。


凉月风光三夜好,老夫怀抱一生休。


明时谅费银河洗,缺处应须玉斧修。

去年今夕寓通城,犹有新诗寄弟兄。


一自裹囊来海上,更无系帛付鸿征。


禅房酌酒夜方阒,海月窥人光更清。

正苦中秋暝雨侵,忽惊凉月绽云深。


壶光未透冰涵玉,鉴影微昏藓上金。


彩笔怨吟几绝望,巨觥酣战欲重寻。

庭院渐分明。
几叶芭蕉绿上屏。


格调近来心自许,高清。

漓江即湘江,戢戢清见石。


其东列群峰,秋色碧复碧。


日出雾露收,草径上逼侧。

一雨五日馀,南州三伏凉。


唤客近方沼,笑谭引杯长。


相将复登楼,月色在屋梁。

湖中暖动采香船,晴入泥痕斗草天。


红影一阑春欲透,趱开桃杏向阳边。

月色今宵好,当空一鉴全。


照云收暮雨,散影自辽天。


林密摇金屑,帘疏漏玉泉。

山月圆明照八方,只应云雨蔽清光。


拥衾独倚朱明坐,中夜蟾光已到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