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邺侯藏书手不触,嗟我嗜书终日读。


短檠照字细如毛,怪底昏花悬两目。


扶衰赖有王母杖,名字于今挂仙录。

山阳太守政严明,吏静人安无犬惊。


不知灵药根成狗,怪得时闻吠夜声。

僧房药树依寒井,井有香泉树有灵。


翠黛叶生笼石甃,殷红子熟照铜瓶。


枝繁本是仙人杖,根老新成瑞犬形。

仙苗寿日月,佛界承露雨。


谁为万年计,乞此一抔土。


扶疏上翠盖,磊落缀丹乳。

芥花菘莟饯春忙,夜吠仙苗喜晚尝。


味抱土膏甘复脆,气含风露咽犹香。


作齑淡著微施酪,芼茗临时莫过汤。

深锁银泉甃,高叶架云空。


不与凡木并,自将仙盖同。


影疏千点月,声细万条风。

深丛浅丛。
天高露浓。
仙人杖引灵风。

野岸竟多杞,小实霜且丹。


系舟聊以掇,粲粲忽盈盘。


助吾苦羸苶,岂必采琅玕。

天生灵草生灵地,误生人间人不贵。


独君井上有一根,始觉人间众芳草。


拖线垂丝宜曙看,裴回满架何珊珊。

释名


枸枸棘、苦杞、甜菜、天精、地骨、地节、地仙、却老、羊乳、仙人杖、西王母杖。


气味


苦、寒、无毒。


主治


肾经虚损,眼目昏花,或云翳遮睛。

味薄时共笑,野人犹相高。


春田有馀暇,馈我杞与蒿。


酌酒谢其意,采之亦诚劳。

畦间此种看来无,绿叶尖长也自殊。


似取珊瑚沉铁网,空将薏苡作明珠。


菊苗同摘凭谁赋,药品兼收正尔须。

地仙蜕骨归何许,独有棕花三四树。


鹿头风月夜三更,老厖吠入青云去。

枸杞因吾有,舟行似少陵。
盘餐供早晚,眼力得轻清。
味觉甘辛厚,肠缘湿热鸣。
春盘撷新芽,秋篚得红实。
霜根酿我醪,色味两奇绝。
老人鬓已丝,处子何由得。
神草如蓬世不知,壁间墙角自离离。
辛盘空芼仙人杖,药斧惟寻地骨皮。
千岁未逢朱孺子,四时堪供陆天随。
四时可以采,不采当自荣。
青条覆碧甃,见此眼已明。
目为仙人杖,其事因长生。
一毛沼沚未宜轻,甘脆提携慰客情。
仙狗吠林堪小摘,乳猫蹲竹得春萌。
齿牙风露虽云美,口腹朝昏只旋营。
流水河边见碧树,上有万颗珊瑚珠。
此疑仙人不死药,黄鹄衔子来方壶。
露犹未晞手自采,和以玉粉溲云腴。
周党过仲叔,菽水无菜茹。
我盘有枸杞,与子同一箸。
若比闵县令,已作方丈富。
君不见天随有宅松江曲,屋隙墙阴多杞菊。
课儿采掇入杯盘,匕箸芳香胜粱肉。
又不见坡公昔佩刺史符,宾客少至无与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