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昨夜梦到栖贤谷,泉声鸟声相间鸣。


高楼欹侧云僧少,狭径支离山犬惊。


牛屋紧围藏芋种,姜田翻转下蔓菁。

石人岩下草萋萋,洗马池边日渐西。


故山猿鹤梦中觉,千里风烟望里迷。


便拟梅花同雪早,难将海色共潮齐。

卜隐匡山曾六年,玉渊金井坐流泉。


出头已讶盘空势,拭眼谁怜避世禅。


生客久拚青草里,孤踪犹滞白云边。

怅望湖山头渐白,送君临别益凄其。


金轮夜月虚残照,珠海西风怯早吹。


帆指庾关云暗处,人归晋寺雪深时。

谷口白云何处入,堂前深草易生悲。


读书高仰名公迹,拭泪徒销浊世疑。


烟雨屡更殊未定,溪山长峙不堪思。

借汝篁溪一日别,酬予金井十年情。


怀高深谷饶云水,谊重连床老弟兄。


霜叶满山人外色,雪花投涧枕边声。

忆别匡庐又七年,湖光山月待人圆。


栽松未了何生愿,插草遥看后日缘。


拄杖已传庾岭信,深山知有石头禅。

佛性甚光明,能破一切暗。


佛性甚坚利,能断一切物。


流被千百骸,结成五色珠。

僧住名山绍祖声,下同胥靡若为情。


谬膺师席真风在,敢与禅林作世程。

庐峰有寺不容住,瓢笠随身一锡轻。


忍见袈裟甘俯伏,非关高视猎清名。

万叠青山峡涧东,黄埃白昼虎狼风。


僧归野火烧松树,照入深潭起卧龙。

春水薰风向七贤,到时日永绿畴添。


山中赖有天人范,火种刀耕绍别传。

扁舟一叶向湓城,此日云峰眼底明。


高树鹤疑新箬笠,隔桥人唤旧时名。


茅房五月谷风冷,松径三更溪月生。

何曾吾道拙,带病事深耕。


辛苦酬先泽,绸缪淡俗情。


千溪停鹤梦,一枕入蝉声。

荦荦堪谁道,轩渠为尔吟。


一年愁去路,千里独归心。


世故逢人浅,肝肠与病深。

世人心似面,岂敢爱长生。


苦乐一身尽,悲欢百岁成。


澄潭难见底,孤鹤不堪鸣。

近有调心法,随缘一味憨。


肝肠惟自笑,面目向人惭。


夏雨将秋气,朝云起暮庵。

汝志堪谁副,予心独汝知。


爱人徒自苦,遇事但成痴。


不可为啼笑,宁当问信疑。

罢汝栖贤守,归余侍者寮。


遽闻北地去,竟负南山招。


积绪千言少,离忧一梦遥。

山中常作梦,梦里不知山。


双屦随人去,千门得食还。


夜泉寒竹簟,秋月白柴关。

病骨怜秋夜,夜长不可眠。


久疏芦菔味,惭愧白云禅。


开户望霜月,随身过野田。

偶来枫树下,孤影息秋阴。


涧浅摇清濑,风轻爽素襟。


行人归竹远,散犊入林深。

我自立溪上,水流何太忙。


年年松树绿,日日峡桥长。


林月窥岩户,山风压草堂。

老病心逾澹,饥寒韵更偏。


独怜山月外,无计秋风前。


拾栗煨牛火,驱茅下麦田。

自笑吾生足,支藤上紫霄。


松门山日近,野火石云烧。


老母留芋供,邻僧隔水招。

潦倒一枝筇,逍遥十里松。


偶逢犊鼻叟,同听石溪钟。


骤雨不出谷,晴云隐乱峰。

门前看五老,石上待三更。


望月不知处,沿溪每独行。


云开见雁影,泉远闻人声。

爱友寻山住,山深人未归。


不知秋色暮,空见雁南飞。


树密溪云重,峰高霜月微。

为爱匡庐僻,寻幽到峡桥。


山围松树老,泉逐夜钟飘。


午食蒸藜暖,朝锄乞种遥。

又买江头上水船,春风逐日岸花鲜。


才抛药碗身夸健,为爱名山力便全。


荒草久嗟迷古砌,镰刀新刃让先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