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山人今不见,山鸟自相从。


长啸辞明主,终身卧此峰。


泉源通石径,涧户掩尘容。

不见明居士,空山但寂寥。


白莲吟次缺,青霭坐来销。


泉冷无三伏,松枯有六朝。

南山势回合,灵境依此住。


殿转云崖阴,僧探石泉度。


龙蛇争翕习,神鬼皆密护。

宿雨敛西昏,翔阳舒东白。


松涧纷相悦,溪喧若趋敌。


迤逦叩山椒,熹微露榜额。

养花天气近平分,瘦马来敲白下门。


晓色未开山意远,春容犹淡月华昏。


琅琊冷落存遗迹,篱舍稀疏带旧村。

居与鸟巢邻,日将巢鸟亲。


多生从此性,久集得无身。


树老风终夜,山寒雪见春。

泉洞迷藏草没梯,倚岩千佛坐高低。


叠襟山色周回峭,隔树江声隐映齐。


宋刻梁文江令笔,龙蟠龟戴上元题。

寒林日暮息车徒,却得南朝最胜区。


廿载不登禅子榻,一宵权作佛家奴。


齐梁寂寞名犹是,儒释纷纭念已无。

枕上红尘白昼深,眼开欲得息劳心。


灯花暗入僧床冷,山阁冯江万木林。

偶来人境外,心赏幸随君。
古殿烟霞夕,深山松桂薰。
岩花点寒溜,石磴扫春云。
一径萦纡至此穷,山僧盥漱白云中。
闲吟定后更何事,石上松枝常有风。
禅宫遥对石城开,上客邀欢载酒来。
霞散千岩成佛土,天开双峡锁香台。
齐梁文物馀残刹,吴楚云山映举杯。
莲社曾书法愿文,青山今日始寻君。
锡分阿耨池中水,钵覆头陀石上云。
花落经从桐院读,灯残钟向竹窗闻。
台城树色斜阳暝,残钟隔林催到。
罨碧旧山门,黯楞轩孤窈。
古苔萦绣葆。
云拥飞岚滴翠,日摇光影栖霞。
欲问前朝故事,断碑土绣苔花。
鼓楼冈下路高低,处处萝墙映竹畦。
记得清凉留宿夜,香灯贝叶雨窗西。
鸡笼山阁旧居停,曲槛回廊几度经。
最是城阴秋望好,覆舟遥接蒋山青。
紫藤峰下麓公房,松户阴阴岭月凉。
若到都门宜晓骑,姚坊廿里稻花香。
款段桥边路欲歧,龙潭驿口日将西。
挥鞭遥指山如伞,一路江帆乱马蹄。
独坐清谈久亦劳,碧松燃火暖衾袍。
夜深童子唤不起,猛虎一声山月高。
明家不要买山钱,施作清池种白莲。
松桧老依云外地,楼台深锁洞中天。
风经绝顶回疏雨,石倚危屏挂落泉。
三休寻磴道,九折步云霓。
瀍涧临江北,郊原极海西。
沙平瓜步出,树远绿杨低。
仙郎乞假白云司,暂向东林问远师。
仄径虫喧秋露后,空堂人语夜灯时。
天花不着山中树,细水争流石上池。
太平门外玄云合,望里栖霞休上人。
野鹿阶前眠佛日,腊梅庭下报王春。
诸峰尽斫如来像,七火都离无量身。
虚窗残烛明,攲枕旅怀清。
永夜起松籁,蒲山疑雨声。
吟馀闲景象,道胜小荣名。
翠巘耸层云,珍祠古迹存。
获登千佛岭,仰荷九天恩。
塔影凌虚阁,钟声度远村。
年年踏遍壶山路,远近桃花几万重。
花好不知人面改,山青长似佛头浓。
草痕匝野铺芳荐,莺语多情引瘦筇。
山寺横枕空山麓,下瞰澄江浸寒绿。
十年有约践何迟,坐令山灵笑鹿鹿。
峭帆昨自京口来,潮声风力帆争开。
凉蟾窥户天雨霜,草木黄落雁南翔。
所思远道不可见,何以遗我球琳琅。
南朝令仆儿戏耳,文字翩翩差可喜。
为爱秋山好,重来叩梵宫。
齐梁遗树在,风雨古陵空。
径仄草潜合,崖攲泉暗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