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横塘南北埭西东,拄杖飘然乐未穷。


农事渐兴人满野,霜寒初重雁横空。


参差楼阁高城上,寂历村墟细雨中。

高阁对横塘,新燕年光。
柳花残梦隔潇湘。
绿浦归帆看不见,还是斜阳。

饥望炊烟眼欲穿,可人最是一青帘。


双渠走水穿三店,独树欹流荫两檐。


窗扇透明仍挂上,炉香未烬更多添。

妾家住横塘,夫婿郗家郎。
玉盘的历双白鱼,宝簟玲珑透象床。


象床可寝鱼可食,不知郎意何南北。

路转横塘,风卷地、水肥帆饱。
眼双明、旷怀浩渺。
问菟裘、无恙否,天教重到。

南浦春来绿一川,石桥朱塔两依然。


年年送客横塘路,细雨垂杨系画船。

短梦难成却易惊,披衣起漱玉池清。


遥知中夜南风转,汹汹前村草市声。

阵阵轻寒细马骄,竹林茅店小帘招。


东风已绿南溪水,更染溪南万柳条。

水松百本映门栽,池上荷花似锦开。


记取横塘风景好,归程摹入小诗来。

秋寒洒背入帘霜,凤胫灯清照洞房。

蜀纸麝煤沾笔兴,越瓯犀液发茶香。

风飘乱点更筹转,拍送繁弦曲破长。

君家住在横塘北,长见洲边春水生。


窈窕斜通山涧曲,分明直与钓矶平。


比邻鹅鸭应无数,近渚凫鹥亦有情。

杏脸犹含柳眼初,春江为带月为梳。


青油荡水丝难挽,白苎和烟调未舒。


妾住横塘那用问,君收隔垞欲何如。

横塘生水满,一半种蒲荷。
更有茨菰草,根根乳子多。
山寒寻未得,一树忽临溪。
光透松间雪,香生石上泥。
莺声留客久,鹭影逐人低。
雨过横塘水,人家湿暮烟。
湖山深竹里,鸡犬落花边。
昔至杨梅熟,今来莲叶圆。
川气夕氤氲,愁云凝晚绿。
兰舟荡秋水,东向横塘宿。
横塘花正开,红桃间竹栽。
青青恁早,占断塘坳,藕花才好抽叶。
峭角铦棱,浑不怕、游鱼偷啮。
蟹舍儿童,渔村小妇,夕阳争割。
鲤鱼风急,鸭觜船轻,卸帆曾记秋也。
金粟墙阴,正香雨、夜将阑也。
红杏尚书,青州从事,醉还歌也。
浪痕经雨,鬓影吹寒,晓来无限萧瑟。
野色分桥,剪不断、溪山风物。
船系朱藤,路迷烟寺,远鸥浮没。
清莫清如金塘之碧筱,澹莫澹如玉溆之澄澜。
红泉一道写天影,青林五月惊秋寒。
草堂宴坐如空寂,远过山阴子猷宅。
月明千里,人坐空山,好风吹送琼瑟。
煮药香中,看卫玠、天生英物。
荷气生凉,麦秋含润,浪痕鱼没。
钓丝秋雪,履迹斜曛,野塘凉意初著。
影没凫翁,换蒲稗、春波绵邈。
低艇谁移,短簃孤坐,鬓霜惊觉。
却持离泪下西轩,络纬秋声玉砌喧。
行过回塘更添恨,绿荷犹自盖双鸳。
短埼飞雪,别浦流云,暮天凉意初觉。
野色遥连,暗隔断、红香城郭。
刻意寻秋,不堪愁鬓,等闲迷著。
好风凉月大堤傍,何限秋光扑画墙。
回首乱山飞鸟隔,一林烟雨满横塘。
柳拂横塘金缕细。
刬地蘼芜,春已无边际。
写入屏山图画里,妍秾得似人中意。
液池擎艳,渌沼含馨,湿云飞满凉翠。
千叶香心,荡三十六湾秋意。
倚盖天长,浣衣人杳,卷波无际。
白发曾闻一老翁,巍科当日仰高风。
乡人遥指读书处,多在林间野寺中。
几宵明月竹枝好,一夜东风萱草长。
怅望美人烟水阔,不胜清思绕横塘。
更着谢安石,来看王子猷。
斜阳连野秀,空翠长庭幽。
篱槿刺伤手,溪毛长过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