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与可画竹时,胸中有成竹。


经营似春雨,滋长地中绿。


兴来雷出土,万箨起崖谷。

万顷烟波百尺丝,禅家宗旨有谁知。


自嫌固陋如高叟,却为僧笺把钓诗。

自昔吴僧标致清,经禅之外有诗名。


士衡止在东家住,恨不同听鹤唳声。

诚和尚昔挂孤帆,圭上人今架小庵。


老去身无安顿处,挑包便拟作禅参。

先生读易注参同,筑室云山第几重。


昔遇壶丘疑见怪,今于老子信犹龙。


方灵有物司丹灶,符验无妖血剑锋。

潦倒黄冠无足论,白头嗜酒住荒村。


狂名偶为留诗著,陈迹仍因好事存。


金石锵洋虚殿寂,龙蛇洒落古墙昏。

避禄免危疾,弃铅得黄金。


须眉蔼如漆,便觉老难侵。


江湖足幽遁,市卒或可寻。

田园何日到,水国洗秋寒。


兴来出饮酒,兴罢归杜门。


漫郎游已倦,老眼乱丹铅。

济物昔所务,舍耕还自非。


骎骎老将至,忽忽意多违。


门有王夫子,柴车谢事归。

师已无言矣,今吾何所云。


惟知佛照子,曾管雁山云。


天下闲为宝,人间热似焚。

寄家苕霅上,万里故乡愁。


未入金门奏,还为玉局游。


孤忠徒耿耿,一病竟休休。

虏横干戈密,官清财赋强。


饥年无饿莩,乱后有金汤。


五郡树佳政,诸公交荐章。

巴蜀何多事,贤能见一时。


才为花县宰,早受菊坡知。


关外科民急,兴元易帅迟。

夜半金城破,身随铁马飞。


横挥三尺剑,突出万人围。


勇锐资神力,功名与愿违。

相对两山碧,春风摇绿篁。


一巢云建造,三涧水宫商。


谷口躬耕稼,盘中歌寿昌。

林表登层阁,秋声隐暮钟。


鸦归苦竹寺,雨闇乱云峰。


屡乞留新句,重来访旧踪。

学问直须富有,文章政要深藏。


玉在山中辉润,兰生林下芬芳。

老杜诗家初祖,涪翁句法曹溪。


尚论渊源师友,他时派列江西。

自古词林枝叶,皆从根柢中来。


万卷须窥藏室,一尘莫点灵台。

使君官事闲时书,略取万象随指呼。


空中游丝定何物,非蚕所吐仍非蛛。


光风霁日青春暮,惹草萦花细于缕。

落落湖边松,浏浏松下风。


泠然入君怀,萧飒诗脾中。


清露泻笔端,一扫浮埃空。

周遭叠嶂俯清流,卜筑园林事事幽。


春日莺花随衮绣,秋来松菊照林丘。


谢公终为苍生起,裴相聊成绿野谋。

猎得飞熊自渭滨,钓璜赐履定前身。


功高浴日千山晓,力拒回天万国春。


暂辍岩廊调鼎手,来为林壑采芝人。

孟子言仁惟一字,曾子言仁惟一唯。


风霆霜露天何言,吾夫子言非得已。


六经在天如北斗,尚多不经圣人手。

千古青囊破六丁,太原衣钵在心经。


天教文字留心印,世有儿孙振说铃。


跨断九龙行地脉,踏翻八卦撼天星。

骈拇不碍履,枝指不害持。


两者各自适,意其天所为。


决之足反蹇,龁之手反萎。

樛枝偃盖蔚相扶,绝胜分封五大夫。


天遣岁寒双干合,人言江左百城无。


闻孙为表祠丛胜,好事争传宰树图。

三载相依葛与瓜,一尊为别忽天涯。


君先归路经回雁,我正幽栖似浣花。


好去乘时追俊彦,莫嗔无力荐才华。

玄言圣祖五千言,不说飞升不说仙。


烧药炼丹全是妄,吞霞服气苟延年。


须知三教皆同道,可信重玄也似禅。

昔人钓忘饵,今师亦忘钩。


静夜江不湍,孤光送归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