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老年常道路,迟日复山川。


白屋花开里,孤城麦秀边。


济江元自阔,下水不劳牵。

孤舟日日去无穷,行色苍茫杳霭中。

山浦转帆迷向背,夜江看斗辨西东。

滮田渐下云间雁,霜日初丹水上枫。

汉郡三十六,郁林东南遥。


人伦选清臣,天外颁诏条。


桂水步秋浪,火山凌雾朝。

杜陵归客正裴回,玉笛谁家叫落梅。


之子棹从天外去,故人书自日边来。


杨花慢惹霏霏雨,竹叶闲倾满满杯。

桐江春水绿如油,两岸青山送客舟。


明秀渐多奇险少,分明山色近杭州。

久别天台路已迷,眼前尚觉白云低。

水晶宫绕千家,卞山倒影双溪里。
白蘋洲渚,诗成春晚,当年此地。
行遍瑶台,弄英携手,月婵娟际。

烟浪瀁秋色,高吟似有邻。


一轮湘渚月,万古独醒人。


岸湿穿花远,风香祷庙频。

落叶江头枫树枝,秋风又入去年衣。


淮南米贱聊乘兴,笠泽鱼肥却念归。


老境但知随物化,幽期常恐与心违。

霜严风急夜凄凄,踏影微行月向低。


北府兵屯残角冷,寄奴巷陌晓乌啼。


熏天可待扬灰尽,学道终怜到死迷。

双飞玉塔截东流,势落扶胥控虎头。


地有二门当大海,人无一剑起炎洲。


楼船缥缈鳖身映,宫阙虚无蜃气浮。

水落滩更高,我船苦难上。


舟子声凄酸,榜歌不能唱。


天寒白雾深,川路迷苍莽。

浮玉天门上下标,长江至此一回潮。


青山尽向金陵出,虎踞龙蟠为本朝。

又溯牂江上,秋来跋涉劳。


风吹青冻大,浪作白头高。


能渴须凉粉,蠲愁更浊醪。

秋乡江口入,一路有秋香。


花以无名好,兰因不采长。


山晴云始白,林暮月初黄。

欲雨水风起,白云吹满船。


秋乡多落叶,一半逐流泉。


白鸟一溪影,人家几处烟。

西从桥口入,一水最潆回。


自过沅江县,微茫湖欲来。


不知青草外,可有碧天开。

绝壁衔飞阁。
倚寒空、嶒嵘窈窕,是谁雕琢。
六代兴亡如逝水,烟冷千寻铁索。

藏舟夜半负之去,摇兀江湖便可怜。


合眼风涛移枕上,抚膺家国逼灯前。


鼾声邻榻添雷吼,曙色孤篷漏日妍。

中秋秋高天气清,珠斗倒挂银蟾明。


普照妍媸无遁形,圣人建极泰阶平。


用意忠厚何含弘,衮衣东归众所荣。

峡山飞出两三航,满载离愁下九江。


夜泊孤舟不能寐,自烧银烛到秋江。

乱后足漂零,所至倦迁客。
那知此江上,飞亭跨穹石。
客来赣山青,客去赣水寂。
风送龙舟正落潮,山形盘踞郁岧峣。
帝图久已超三代,王气何曾数六朝。
樯橹中流江路迥,旌旗夹岸海天遥。
水面杨枝受小舟,桃花东下鲤鱼浮。
春江欲钓无聊赖,百尺游丝月作钩。
清风碧树转千峰,疏雨残云净晚空。
银汉楂回乌鹊月,石门帆送鲤鱼风。
一时诗兴来天外,半夜秋声起梦中。
小队拥龙节,三度过鲈乡。
烟波万顷,縠纹轻皱湿斜阳。
何处渔舟唱晚,最是芦花风断,欸乃一声长。
大江东去,好乘风破浪,扁舟一叶。
滉漾锦帆争渡险,滚滚怒涛如雪。
香雾微茫,寒波浩渺,都助襟胸阔。
海天一色云瞢腾,云开何乃见长城!长城非城千山青,中有山门五虎横。
山门荡荡连海门,千回百折长江奔。
中流江峡成海峡,束缚蛟龙留潮痕。
草粿京团要贺年,玉融风俗不同天。
元正卯醉长洲市,又忆浮家厌海鲜。
精灵原不死,三尺剩琴材。
天地红羊劫,江山白雁哀。
孤臣余涕泪,故国久蒿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