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浩然,襄阳人。
少好节义,诗工五言。
隐鹿门山,即汉庞公栖隐处也。

刘侯戴武弁,政则心吾儒。


士茂先兴学,子贤勤读书。


猷为莫不善,才力盖有馀。

姑苏台上麋鹿嚎,夫差城中楼观高。


荒榛尽已付明月,万古愤怒空秋涛。


吴亡越霸能几日,后世扰扰犹鸿毛。

坏墨残缣阅几春,灞桥风味尚如真。


摩挲只可夸同社,装饰应难奉贵人。


旧向集中窥一面,今于画里识前身。

花落谷莺啼,精灵安在哉。


青山不可问,永日独裴回。


冢穴应藏虎,荒碑只见苔。

孟子终焉处,游人得得过。

水是眼波横,山是眉峰聚。
欲问行人去那边,眉眼盈盈处。


才始送春归,又送君归去。

紫兰玉树,自琅霄分秀,悬知英物。
万壑清冰抟爽气,老鹤凭虚仙骨。
醉帖蛟腾,豪篇玉振,不受春埋没。

半幅生绡,便教风韵平生足。
枕溪湖玉。
数点梅横竹。

往年一上岳阳楼,西风倏忽四十秋。
诗牌高挂诗两首,他人有诗谁敢留。


其一孟浩然,解道气吞云梦泽。

木叶纷纷下,东南日烟霜。


林山相晚暮,天海空青苍。


暝色况复久,秋声亦何长。

汉水碧于天,南荆廓然秀。


庐罗遵古俗,鄢郢迷昔囿。


幽奇无得状,巉绝不能究。

命合终山水,才非不称时。


冢边空有树,身后独无儿。


散尽诗篇本,长存道德碑。

江湖秋日暮,远客若为情。


宿舸沙边缆,征鸿云外声。


星河摇倒景,鼓角起江城。

重湖望不极,秋色蔼残阳。


洲渚云沙白,菰蒲霜叶黄。


飞帆适沅澧,回雁过潇湘。

濯足洞庭波,秋高翠增岳。


美人渺何在,使我怀抱恶。


悠悠江湖深,坐阻关山邈。

湖光如镜平,风雨一摇荡。


蜿蜒舞翠蛟,汹涌叠银浪。


帆樯走阵马,势出霄汉上。

西风木叶脱,洞庭水层波。


蘋芷满洲渚,有怀忧思多。


眇眇帝子愁,欲降山之阿。

江湖渺无涯,怅然怀震泽。

地分吴楚远,天共云水白。

鲈鱼正堪脍,蟹螯亦可擘。

此身堕江湖,恍若在清梦。


梦中亦何为,思古亦长恸。


心驰关塞远,目与飞鸿送。

秋色到极浦,层空霭行云。


长剑抚玉珥,欲降云中君。


桂旗澹偃蹇,风驭何缤纷。

地枕江湖阔,秋来多郁蒸。


山城少见日,雾雨长冥冥。


今夕定何夕,月华风露清。

登楼窥洞庭,沧波渺无际。


波间起飞龙,惨澹带云气。


云雷倏变灭,天水共澄霁。

横门雪满放朝回,油壁金鞍覆地来。


谁是蹇驴乌帽客,解吟花逼艳阳天。

雪满秦京欲去迟,故人当路谩相知。


平生多少惊人句,却向君前诵怨诗。

轺车南去咏江天,闲忆群贤倍黯然。


御水莎青孤立鹭,宫槐烟冷数声蝉。


石渠吏散帘风静,凤阙云归霁景鲜。

风吹衿帽不知寒,款段奚奴冻亦顽。


缩项鳊鱼无可钓,归鞭遥指鹿门山。

一曲风高奏古宫,坐䝼神物愧无功。


千金厚惠将何报,鹗表殷勤效孔融。

开怀樽俎笑谈倾,未暇论文君已行。


富贵涂亨渠易致,诗篇韵险我难赓。


已成倾盖金兰友,安用沾襟儿女情。

先难后易真交契,醉许醒违盖世情。


玉涧白输六居士,升元乌有一先生。


昔蒙佳句诚欢忭,今得芳缄且叹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