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安庆城,何其长。
城北山兀兀,城南水汤汤。
下流带闽浙,上流襟江湘。
朔雁下平楚,江上峭帆开。
劳劳南北何事,茸帽暗尘霾。
几点疏林倦鸟,一抹乱山斜照,分手石城隈。
倦柳摇晴,正疏雨半阑,人在南浦。
怕一片凉云,带愁流去。
草长波平天远,断肠不是春归处。
又残梦、东风吹醒。
蓦上离亭,断肠谁省。
疏柳微黄,数声寒笛乱雅暝。
黄尘茫茫北风起,黄芦萧萧日色死。
百万征夫血怒流,点污淮南一湖水。
向来失著图中原,一朝此地化为边。
久叨簪绂裔,初筮帝王州。
祖德期无忝,君恩要力酬。
存心惟敬谨,律己必清修。
西施三十埋五湖,魂飘南国香骨枯。
隋皇群姬一朝死,迷楼妖气夜如水。
江南草木千载归,广陵芍药天下奇。
霓车遥去白云端,鸡犬纷纷随羽翰。
丛桂未须淹隐士,长裾元自笑王官。
坐令楚国轻千乘,肯向秦关试一丸。
客里谁怜季子裘,半生多是异乡游。
清尊对月成孤赏,残笛临风动远愁。
淮浦断云随雁没,楚江寒水带冰流。
江南相望路迢迢,风满关河雁影飘。
最好凤凰台上月,共谁携酒听吹箫。
船头看淮南,去入莲芡海。
九年穷不死,鱼鸟怪我在。
昨日别友人,鬓发忽已改。
天台封诏紫泥馨,马首前瞻北斗城。
人在函关先望气,帝于京兆最知名。
一区东第趋晨近,数刻西厢接昼荣。
贪铸金钱盗写符,何曾七国戒前车。
长生不待炉中药,鸿宝谁收箧里书。
碧井床空天影在,小山人去桂丛疏。
新堤洛水东风峭,下入长淮春浩渺。
淮南使者蓬莱仙,叠鼓鸣铙画船晓。
旦时契阔慕声名,晚岁绸缪亲纻缟。
游梁入洛久浮萍,十载间关住楚城。
室里蓬蒿秋自长,床头蟋蟀夜偏鸣。
家贫次骨今原宪,时事留心一贾生。
淮海清霜遍楚宫,妍华零落感伤同。
不知客鬓今朝白,但见江枫昨夜红。
一昔淮南岸,两旬扬子江。
山川总极目,天地偶为邦。
竟日师虞老,何年虏自降。
秋风塞外来,吹我燕山树。
草色青以苍,中有还乡路。
昨岁京洛尘,与君始相遇。
羡秋空一鹗,便得意,脱尘鞲。
有道义高情,经纶大手,每事优游。
中朝共推雅望,问如何、不肯少迟留。
昔年献赋去江湄,今日行春到却悲。
三径仅存新竹树,四邻惟见旧孙儿。
壁间潜认偷光处,川上宁忘结网时。
鸡树烟含瑞气凝,凤池波待玉山澄。
国人久倚东关望,拟筑沙堤到广陵。
天净河汉高,夜闲砧杵发。
清秋忽如此,离恨应难歇。
风乱池上萍,露光竹间月。
画舫照河堤,暄风百草齐。
行丝直网蝶,去燕旋遗泥。
郡向高天近,人从别路迷。
山村赛社浊醪醇,分取余觞劝醉频。
弱柳初黄难系马,娇莺新啭似留人。
去程姑浦逢寒食,到日雷塘属暮春。
苇屋萧萧暗市尘,纵多花柳不成春。
车声自绕东风展,不管天涯有远人。
繁华自昔数扬州,君去无嗟夺凤游。
试访名花吊隋苑,好攀丛桂对淮流。
河桥月上开官舍,海县潮回放客舟。
漕舟帆底客登楼,漂母祠前树报秋。
地枕江湖连岱岳,天开淮海是扬州。
战场旧握群雄策,河势初分二水流。
极目淮南水,苍茫接远天。
暂辞胶鬲里,同泛米家船。
疏懒难为客,衰迟莫问年。
民生七十有六岁,亲所见闻五十令。
敝庐咫尺耳目真,一一俱能记其政。
圣朝法肃无奸食,抚绥加意江之南。
喜色眉端见,知君赋曰归。
几回萦别绪,无计挽征衣。
楚雨片帆下,淮烟一雁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