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凛凛张文纪,遗风何岧峣。


接武今有人,青骢振华镳。


白笔生雷霆,魑魅惊潜消。

临波飞阁迓层飙,溽暑狂酲此并销。


客至自同仙寇御,舟归不减郑公樵。


云明别岛朝虹饮,月碎前溪夜鲤跳。

莫听豳人歌楚茨,鬻书空笑未多赀。


治中尽说裴怀古,馆下曾宗韩退之。


西望前山谁拄笏,南来别驾例能诗。

一丘合老渔樵席,诗声误落燕台侧。


夤缘得见玉堂人,面带九霄风露色。


夜光烂烂明月章,惠然堕我云山旁。

乔木张帷幄,小溪环佩声。
清风复飒然,三者固难并。
而我兼得之,世俗亦不争。
种竹风满林,风清尘自远。
芳樽聊独持,非敢慕嵇阮。
莲壶漏静兰房悄,清声送来何处。
碎响循廊,繁音绕屋,好向风檐寻去。
敲残夜雨。
漫翁说尽清风好,犹能顾我邀吟稿。
吟时欲倚白云飞,到时恐在红尘表。
有如列子御风行,百骸齐奋双瞳瞭。
地静城荒可当山,士衡瓦屋两三间。
作亭领略吾何暇,留待来贤涉笔间。
晚凉公事暇,乘兴一登楼。
云气千山雨,松声万壑秋。
堤平芳草合,天远大江浮。
上苑芳菲第一丛,何年移入礼台中。
堪嗟富贵非前日,谁信清高有旧风。
夜月皎如银烛照,晓烟轻似碧纱笼。
与可千竿竹,休文八咏楼。
江山随处景,烟雨自然秋。
俗士绝交往,词人工唱酬。
闻声思尔迟榆毂,隔夕濂汘路如沐。
得书子憩清风骑。
呼群我趁卢沟鹜。
仙御来相慰,解颜良会稀。
病蠲宜养素,趣远欲忘机。
惩躁能无渐,延龄或可祈。
薰炉驱俗氛,茗碗破尘虑。
披襟六月凉,乘此欲归去。
暑气人间盛,烦襟此地开。
拂云千个竹,不碍晚风来。
周遮岂得吾徒事,省净还为世俗嫌。
若把清风召人客,已应赛过水晶盐。
四面无尘一径深,岚烟吹尽好披襟。
寒生醉榻宜春睡,冷入诗窗豁夜吟。
坐有清凉非待扇,夏无烦愠不须琴。
阁倚青山书满堂,门齐通德里高阳。
传家载世惟清白,教子何人似义方。
班嗣一丘虽道卷,刘商七业已名彰。
远兴引游踪,漫遍踏天涯,萋萋芳草。
偏爱双溪好。
有隐侯旧迹,层楼云表。
锦石疏花暑气清,翠岩丹壑夏云生。
已添海燕梁间语,直看湖帆镜里行。
四壁惊风弦索响,千林修竹簟纹明。
云林之子骨已尘,九龙山人亦复往。
今日沧浪有澹仙,篆籀独追秦汉上。
结亭正傍小金峰,素璧虚白四座空。
五年别君如转毂,江南山北恩同沐。
兄归校阁擅雕龙,我恋乘轩类刻骛。
太行一握望云心,槎月三秋依斗目。
孤竹城空隐夕阳,山中笳鼓漫悠扬。
穿林闲听松杉韵,隔岭遥闻薇蕨香。
漆水波澜交宛转,滦河岛屿自苍茫。
让国清风百世师,阴阴松桧隐空祠。
黄农事业应无异,山水萧森自不移。
石动鼋鼍分大壑,城荒乌鹊下高枝。
留取镜中花,云屏低照。
回首玉台前,宛然颦笑。
风静咫波平,万古银河道。
阆山锦屏秀,阆水碧玉寒。
高阁俯城邑,飞甍出云端。
惟昔隐君子,卜筑兹考槃。
势压最高峰,四轩横断虹。
江山形胜外,疆埸尽图中。
景物浩无主,尘襟到即空。
玉立众君子,岩瞻一丈夫。
老苍何突兀,密节各敷腴。
风日清如许,尘埃到得无。
庭有松萝砌有苔,退公聊此远尘埃。
湖音隐隐海门至,泉势潺潺石缝来。
夜榻衾裯仙梦觉,晓窗灯火佛书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