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我家衡门接遥碧,曾约溪南蜡双屐。
花时不往今已秋,缥缈望君空伫立。
山非弃人人弃山,三百六旬何时闲。

蓝岑竦天壁,突兀如鲸额。


奔蹙横澄潭,势吞落星石。


沙带秋月明,水摇寒山碧。

泉岭诸峰太劣生,与侬争走学侬行。


苍官总上山头去,一色前驱娖翠旌。

细草垂杨村巷幽,白沙素石引溪流。
青苔矶上有扁舟。


门外好山开罨画,屋头新月学帘钩。

疏影横斜,似故人安道,只在前溪。
年年望雪待月,漫倚吟矶。
千红万紫,到春来、也是寻思。

征衫春雨纵横,可曾湿得飞花透。
知君念我,溪南徙倚,谁家红袖。
藉草成眠,簪花倚醉,狂歌扶手。

卜宅溪南远市喧,一经教子守田园。


邵平未老瓜先熟,靖节能闲菊自存。


无白丁来多酿酒,放青山入别开门。

咫尺玄英宅,朱弦试一弹。


中原留上驷,蓬岛隔飞鸾。


酒压荼蘼瓮,春迟苜蓿盘。

行行随杖履,徙倚夕阳斜。


野寺明枫叶,山篱著豆花。


飞鸥过浅濑,浴鹭上浮查。

入港晴芜远际山,鹭群翻处绿回环。


林隈隐寺僧慵出,桥底通船客正闲。


乍喜身心俱寂静,足怜名相惑愚顽。

予少习为词,每以欧晏秦黄为正风,最后读南宋诸家词,乃知能摆落故态而意气跌宕者,惟陆务观为善,能自道其与驰骋上下者,庶几子瞻、幼安其人乎?而务观自序乃云“少有所为,晚而悔之,然犹未能止者,何也?岂非乐府歌谣之变固,非此不足以抒永言,发逸思耶。
”吾友艾庵黄子,于文笔无所不工,少为诗馀,颇有工妙之致。
年来纵笔为词,嶔崎历落,洋洋洒洒,有不知其然而然者,余以为非渭南老人不能如此超逸独至也。

抱疴掩荆扉,出户已寒节。


新晴步南溪,草际见残雪。


仰视日光微,始惊天气冽。

数亩溪南墅,林塘盛物华。


逍遥居帝里,诘曲转仙家。


菉竹春稍并,梧桐夏叶遮。

连朝积雨喜新晴,渡水登山取次行。


南斗星辰奠吴越,东风烟浪接蓬瀛。


半生酒盏元无分,二月花枝太有情。

碧涧青峰烂不收,岧峣百尺见飞楼。


风腾鹳雀云间出,日射鲸鳌海上浮。


石浦草生迷客望,龙门花落忆仙游。

白白新梅树,青青旧桂林。


碧云幽巷晚,残雪小斋深。


客去犹悬榻,人亡欲绝琴。

兰玉照庭除,松楸掩墓墟。


人犹思挂剑,孙已解摊书。


独往青山在,重来白发疏。

尚忆京城别,旋闻旅榇归。


宁知垂老际,翻觉故人稀。


江晚沙鸥集,庭春海燕飞。

涉溪弄芳鲜,临岸得嘉荫。


始缘一径微,稍入万壑深。


建戈直如刺,攒幄密方纴。

欹树共维楫,高崖可构亭。


沙呈桥外白,山漾水中青。


别洞通仙境,何年閟地灵。

日落风犹起,江寒鱼正肥。


鸬鹚下水急,舴艋出滩稀。


旅食劳行李,归栖念采薇。

喜有连云树,仍多近水村。


偶来随杖屦,浑欲托丘樊。


山暝寒初落,滩低水自喧。

古庙依苍麓,穷林俯绿潭。


石台交野祭,画壁拥朝参。


云送千林雨,烟飞隔水岚。

林下戏秋千,中流奏管弦。


看花还旧赏,抚树惜流年。


白发金台客,青云玉署贤。

背岭溪流合,穿林石路高。


连甍依嵽嵲,百堵见周遭。


扫叶看畦韭,搴萝出涧桃。

谁写溪南景,幽深隔翠微。


钓船沙际出,杨柳雨中稀。


倚竹翻书坐,穿花载酒归。

思鲈来钓者,题凤向山家。


楼入千村树,池开六月花。


停杯去黄鸟,扫石散朱霞。

居士住人天,精庐水石边。


傍林开宝界,持钵酌香泉。


花发传灯后,鸟归鸣磬前。

一灯传教后,此地又开山。


二室三花里,千峰万木间。


香台携鹤上,竹院待云还。

竹里柴门傍水开,了无人迹破苍苔。
延陵有客溪南住,时挈春醪问字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