燕山如长蛇,千里限夷汉。
首衔西山麓,尾挂东海岸。
中开哆箕毕,末路牵一线。
万里汉家使,双节照清秋。
旧京行遍,中夜呼禹济黄流。
寥落桑榆西北,无限太行紫翠,相伴过芦沟。
把酒新年一笑非,鹡鸰原上巧相违。
墨浓云瘴我犹住,席大雪花君未归。
万里关山灯自照,五更风雨梦如飞。
九叶鸿基一旦休,猖狂不听直臣谋。
甘心万里为降虏,故国悲凉玉殿秋。
已过清明,社燕初来,风信几番吹透。
红了杏花,白了梨花,绿遍池塘杨柳。
恰恰娇莺,听帘外、新簧圆溜。
落日西山闻禁钟,梦回远客在卢龙。
江南飞尽千株雪,孤负梅花过一冬。
萧郎自分百里权,青袍陆沈十四年。
寸心只折吏民上,尺书不到公卿前。
时时却过王生里,谓言磊落当如此。
蓟门十月玄风起,吹尘夜合滹沱水。
似猬还应缩马毛,先车竟复纷狐趾。
岁暮天涯已足愁,何当雨雪重淹留。
只合山中度岁时,欲求闻达岂相宜。
命轻似絮人争笑,心直如弦鬼亦知。
怕见是非休看史,未忘习业尚耽诗。
金水桥边蜀鸟啼,玉泉山下柳花飞。
江南江北三千里,愁绝春归客未归。
北雁横斜,似水晴空,无限萧萧意。
深巷闭门,懒去登高,那问几人曾醉。
红叶青山,正渲染、苍凉天气。
故人惠思我,百里寄瑶音。
独在山中宿,松斋清道心。
霜钟流夜壑,曲涧入幽深。
关河迢递入汾阳,暑雨初收陌树苍。
名士多为文学掾,此州今有状元坊。
雁来霜塞秋声急,鸟去烟台野色荒。
又一番风,凉雨乱飘,褪尽红衣了。
半月不来,狼藉苔痕,鹤径都无人扫。
朱槿多情,还只恋、寒枝斜照。
畴昔江湖自在身,而今骑马犯边尘。
宁无楚尾吴头梦,历遍燕南赵北春。
壮士似渠终有遇,衰年如我尚谁亲。
九日凄凉戏马台,龙山高会亦尘埃。
天翻地覆英雄尽,暑往寒来岁月催。
人隔关河归未得,客逢时节转堪哀。
万里关河道路迂,出门一笑意何如。
来时雨雪侵驼褐,归日风云蔼驷车。
玉座喜闻黄石策,金台荣拜紫泥书。
燕山秋更好,况复值新晴。
一径幽花闹,千岩晚瀑明。
寺危迂路入,水漫信船行。
晓色千峰杳未分,声声哀怨出云根。
举头忽见思乡岭,何不他时别处闻。
梅花南陌正毵毵,兰萼东风瑞气含。
四凤桓生重遘一,八龙荀氏仅馀三。
充闾此夕传歌颂,跨灶他年入笑谭。
露满中庭月满天,秋来怀抱转悽然。
客程恨不日千里,归思乱如云一川。
故国伤心那忍说,遗民望眼几回穿。
今日风横车少尘,卷帷聊看塞垣春。
已惊漠漠花经眼,也有蒙蒙絮扑人。
微雨斑斑,晕湿海棠,渐觉燕脂红褪。
迟日短垣,娇怯和风,摇曳一成春困。
玉软酴酥,扶不起、晚妆慵整。
过了春分,酒幔香篝,总被雨工缠搅。
落尽樱桃,湿尽棠梨,天也没些分晓。
听雨听风,忽听到、弄晴啼鸟。
百舌声喧絮乱飞,杜鹃又到蓟门枝。
洛桥啼罢市朝异,蜀国魂归道路疑。
人事未随阳气转,天心宁待野禽知。
闻道南使归,路从城中去。
岂如车上瓶,犹挂归去路。
引首恐过尽,马疾忽无处。
妾在靖康初,胡尘蒙京师。
城陷撞军入,掠去随胡儿。
忽闻南使过,羞顶羖羊皮。
又到佳山水,难为旧隐心。
寻芳投北涧,选石得东林。
地敞中原秀,峰环紫禁深。
黄尘点鬓欠知几,忘却苍苔满钓矶。
想是山灵懒驰檄,只今啼鸟劝人归。
老气横吞万里秋,不堪白发对人羞。
一枝黄菊无情极,冷看西风卷客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