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又是一年修禊时,何须曲水泛金卮。


遍尝众酒少亦醉,坐到三更眠未迟。


上巳巧当寒食日,春风悭放牡丹枝。

掷简摇毫气吐虹,兴馀庭药咏残红。


今宵文字知无几,鼾睡帘中笑二公。

合江亭前送我来,合江县里别我去。


江流好合人好乖,明日东西南北路。


千里追随不忍归,一杯重把知何处。

宣慰彭明辅,忠勤晚益敦。


归师当五月,冒暑净蛮氛。


九霄虽已老,报国意犹勤。

忆昔游君父子间,高才穷力莫追攀。


读书众壑归沧海,下笔微云起太山。


幼嗣尚存宗武在,遗文难附所忠还。

旗铃接迹向西驰,丹桂灵椿并一时。


竞说郎君能跨灶,顿令老子欲笞儿。


妙年不患锥无颖,前辈曾言木就规。

窗下陈编懒更窥,还丹难染镜中丝。


后生可畏前贤远,妄校皆封老将奇。


辟谷差贤东郭乞,归耕莫待北山移。

议郎座上识郎君,窃意趋庭有异闻。


客屦今无同辈在,书灯昔与长公分。


虫冰寒暑余侵耄,萤雪光阴子尚勤。

家学有渊源,传之于艾轩。


三珠生老蚌,百鸟避雏鹓。


同进谁争贺,诸生定闭蕃。

草软沙平风细溜,云轻日淡柳低萎。


狂言不记道何事,剧饮未尝如此杯。


景好只知闲信步,朋欢那觉太开怀。

年年时节近中秋,佳水佳山烂漫游。


此际归期为君促,伊川不得久迟留。

气候如当日,山川似旧时。


独来还独往,此意有谁知。

春江聚网万鱼急,渔人相欢鱼相泣。


负薪深山何处樵,利害相乘不相及。


海鸥冥冥秋影微,黄叶江南一棹归。

呜呼辛亥秋,亡国古未有。


列圣磐石基,毁坏翻覆手。


坚冰固有渐,绳绝值其纽。

死夺淮王胆,生批汉帝鳞。


两朝推父子,万古见君臣。


南浦丛祠旧,东闽汗简新。

何谓五伦?君臣、父子、兄弟、夫妇、朋友;何谓九族?高、曾、祖、考、已身、子、孙、曾、玄。
始祖曰鼻祖,远孙曰耳孙。
父子创造,曰肯构肯堂;父子俱贤,曰是父是子。

隔水何人识姓名,推篷乍见若为情。


烟波执手皆疑梦,天海惊心共远征。


梗泛十年怜薄宦,萍踪千里笑浮生。

我已因官累,尔何又爱官。


街前骑马者,轰烈万人看。

力修书院缘栖主,碑石新成颇慰心。


薄劣实惭文太减,特书应不待如今。

移民终小惠,罪岁始多侵。


当道矜豺虎,驱人忍兽禽。


何官思野色,惟帝达天心。

臧圭行急病,汲节矫便宜。


自古贤臣事,于今圣主思。


收人宁问乏,遣使尚忧迟。

兽食人犹恶,民饥兽所怜。


官言终坐毙,帝念久颠连。


昃日分宫膳,飞云入灶烟。

易子春秋讳,分翁楚汉欺。


犹言家不计,或在势难支。


今日虽荒馑,皇恩积岁时。

白莲池上觅仙踪,曾听攒眉夜夜钟。


七十年前灯火地,东寻无路白云封。

空山学仙子,乘鸾烟雾湿。
夜深吹洞箫,声断凤凰泣。


佳人去后不归来,寒云古路迷黄埃。

先生家世以诗鸣,久擅吟坛老将名。


前辈群贤闻必喜,晚唐诸子见皆惊。


云幡碧海苍龙影,风递青林紫凤声。

居邻厚郭一鸡飞,桂树于今大几围。


老忆旧时灯火伴,青山何处望霏微。

故籯无黄金,子弟政欲佳。


芬芳闻数里,譬若兰当阶。


念昔登高门,始见玉在怀。

善人不得归乡里,此事端为识者哀。


客死忽惊枯骨返,人生那得好怀开。


眼中无复驱羊起,身后犹疑化鹤来。

先生夜不眠,爱月真痴绝。
呼儿饮文字,桃黍聊一雪。


清光入酒堕胸次,照见万卷非涉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