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东湖九百九十顷,七十二溪攒翠波。


乞我扁舟任飘泊,却敲明月叫渔歌。

宦情萧索与谁论,直道斯民喜尚存。


岂有循良堪作传,谩劳苍赤苦攀辕。


暗投已分无完璧,广照何由到覆盆。

农桑初轸素餐忧,幸尔天然大有秋。
壮穗凝镰黄䆉稏,柔丝滑杼白绸缪。
黎明妇女放鸡犬,薄暮儿童归马牛。
王化渐摩久益深,士风民俗总还淳。
山城驻节寂无事,闲步月明看北辰。
邮签初发去年书,叹息贫穷未破除。
乞食君方如槛虎,贼粮我亦似卑居。
有求自恨伤生酷,多难谁能虑事疏。
出塞功名薄,还家父老怜。
尚迟一饭报,又愧五浆先。
手本平分社,诗堪助种田。
八月荠麦生,四月靡草死。
昌荣在一朝,衰谢阅千䙫。
德人慎所积,力善树深棋。
庙前双桂树,柯叶恒蓊蓊。
不知何王世,司徒嵇氏冢。
女郎井中死,灵怪相唝恐。
疾病思吾土,逢迎负尔曹。
六条除悍吏,三尺剪名豪。
赤子才安席,苍鹰莫解绦。
酡颜绿鬓映乌纱,奉使安南去路赊。
金阙九天承紫诰,银河八月泛仙槎。
行装只有梅花担,载道宁无薏苡车。
罕毕前驱辇路长,马随仙杖识天香。
明良喜际风云会,士庶欣瞻日月光。
羽葆龙旗纷杂遝,金舆玉略倍焜煌。
圣朝崇典礼,大驾重时巡。
銮舆度淮甸,驰道无纤尘。
金吾肃前驱,平原彀骑分。
圣主时巡稽古礼,千官扈从出銮坡。
祥云拥驾青鸾引,御宝随车白象驮。
四海清宁歌治化,万方丰稔庆时和。
四郊春雨忽开晴,洞拥寒云沁骨清。
飞瀑远从银汉下,夕阳斜照铁峰明。
衮衣东土怀千里,紫气函关喜再迎。
青规转燠散条风,暖遍长林万树丛。
昔日团炉相谑处,此时欢聚几人同。
惊心榆柳思村圃,入手年华羡钓翁。
桑麻精祷思冥冥,一片丹衷彻帝听。
岩瀑高悬河汉白,山田深没水云青。
芸窗浥润通书帙,燕寝生凉透石屏。
天泽从今大有年,山花野草亦欣然。
馨香始信神灵格,歌咏咸夸郡府贤。
谷粟豪家须落价,鱼虾近市不论钱。
瑶阙欣闻帝宠嘉,滂沱甘雨遍天涯。
溪流渺渺来千里,云气重重冷万家。
尽使丰年多黍稌,也从七月咏禾麻。
霖雨苍生素有怀,天心昭格众心谐。
虚檐坐使翻银竹,广亩同看长翠荄。
云暗蛟龙归远海,水高鱼鳖上长街。
二十年前荐素蘋,曾随大老步天门。
衣冠滚滚非前度,故旧萧萧有几存。
夹院泉源垂瀑布,一堂风致共清樽。
丹心忠老母,白首媚萱堂。
万里提兵路,三苗葬子方。
桑田多变海,萱草独凌霜。
寒猿号岭表,添我哭声哀。
万浦驱潮至,愁连拨不开。
二州诸父老,百里载牲来。
銮舆秦地久,羽卫洛阳空。
彼土虽凭固,兹川乃得中。
龙颜觐白日,鹤发仰清风。
丈夫重意气,结交自东因。
接栋成暌隔,千里如比邻。
相知无久暂,此义难重陈。
一奉严纶返故林,无如苍赤系情深。
相依未许歌骊曲,对镜惟喧投辖音。
宦迹去来原自古,滇云惨淡独伤今。
自惭薄劣应投林,父老何因依恋深。
卧辙几挥痛哭泪,攀辕叠写哀鸣音。
甘棠遗泽殊亏昔,蛮海怀音又见今。
路入无诸西复东,此身那惜寄飘蓬。
垂帘尽日心偏寂,作锦初年意未工。
沙洞晓寒晴亦雨,洛江潮落水生风。
行年过伯玉,荏苒成五六。
四十年来事,是非付流壑。
我生值仲冬,一阳正初复。
喜檄何心半载间,星轺已驾不须扳。
河阳自是栽花地,争看潘舆花下还。
悬鱼犹漫记当年,陈迹虚劳父老传。
偃蹇一身惭我病,低回万死畏人怜。
再来鱼鸟能相迓,此去云泥但自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