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吾闻太山石,积日穿线溜。


况此百雷霆,万世与石斗。


深行九地底,险出三峡右。

高岩下赤日,深谷来悲风。
擘开青玉峡,飞出两白龙。

乱沫散霜雪,古潭摇清空。

绿树暗长亭。
几把离尊。
阳关常恨不堪闻。

山根玉泉仰面飞,飞出山顶却下驰。


自从庐阜泻双练,至今银湾乾两支。


雷声惊裂龙伯眼,雪点溅湿姮娥衣。

江山佳处留行客。
醉馀老眼迷空碧。
独倚最高楼。

万玉中间作此亭,规模虽小意高深。


稚篁畏日生檐下,老树禁风长绿阴。


不道官中尽汤火,谁知闹里有山林。

壁立双芙蓉,正临无底谷。


谁挥修月斧,尽削银河曲。


倒洒万斛珠,翻飞千寻玉。

石赤表雄名,三辰出浊清。


江澄天上见,鳌负水中行。


瑞像浮溟海,殊香下玉京。

诗情画意。
只在阑干外。
雨露天低生爽气。

青虹跨高岭,雌霓隐其下。


傍穿度窈窕,忽上得潇洒。


钓矶字忘鱼,亦复无钓者。

兰若何年种碧瑜,凌霄高节笑楸梧。


渭川谩说三千亩,杜牧宜夸十万夫。


月舞清阴金影碎,风敲幽韵玉音敷。

未游漱玉亭,先诵东坡诗。
手持芙蕖跳下清泠中,疑非谪仙不能为此词。


后翁三十年,我亦游于斯。

层崖高百尺,亭即层崖下。


飞泉若环佩,万缕当檐泻。


坐可脱赤热,听宜彻清夜。

宋玉亭前悲暮秋,阳台路上雨初收。


应缘此处人多别,松竹萧萧也带愁。

灵沼云深宝气存,素花一夕发芳根。


烟中仿佛溪娘语,波面轻盈越女魂。


江月借妆增皓彩,露华和屑贮芳温。

玉亭清切五云边,盆沼谁移玉井莲。


来赏正逢初过雨,倚看须著半含烟。


何妨绝代称君子,准拟前身是水仙。

冰儿错比是红儿,妒柳嗔花老转痴。


自笑白头拈彩笔,为它人作促妆诗。

亭为君来又得名,公馀赢取眼双明。
溪光影碎黄金艳,波面声流白玉琤。
夜半吴歌缘底恨,晚来山色不胜情。
误把新题涴彩梁,我书元不是中郎。
亭前若解真浮玉,成我蒹葭倚玉堂。
浮屠高直一溪云,水面浑如镜面分。
此景正缘高士得,不然何以独输君。
霅川今是辋川图,城郭中藏十顷湖。
空说侯门深似海,得如簿领一亭无。
一日溪流万橹声,簿书丛里眼偏明。
青衫不怕笼朱墨,直下沧浪便濯缨。
谁将绝景傍家边,举足溪山已满前。
莫恨微官清俸少,一亭风月不论钱。
人言苕霅下千崖,一水中分两派开。
但怪玉浮浮似磬,不知原自泗滨来。
道场山顶出南溪,苍弁峰头正直西。
更割东桥仪凤水,如今定不怨鸾栖。
晚登漱玉亭,朗诵坡公诗。
峡破不复合,龙飞不复归。
但觉风雨沈沈四山暝,半空洒落千珠玑。
采得昆冈玉,连云种小亭。
月华润灵雨,虹彩烛苍冥。
种玉新亭下,移来嶰谷中。
幽根留宿土,醉日动微风。
杖化龙飞雨,笙吹凤下空。
漱玉亭前水鉴开,春风冉冉自南来。
燕衔落絮飞书栋,花送奇香入酒杯。
秦汉有编当日玩,范张悬约岁时回。
素练飞来衮雪毬,满怀风露不胜秋。
翠蛟已是天然景,今日还当避一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