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诸公日日闲团聚。
饭罢时时眼厮觑。
专专惟望马风言,怎敢玄玄轻泄露。

东城渐觉风光好,縠皱波纹迎客棹。
绿杨烟外晓寒轻,红杏枝头春意闹。


浮生长恨欢娱少,肯爱千金轻一笑?为君持酒劝斜阳,且向花间留晚照。

星河风露经年别。
月照离亭花似雪。
宝钗鸾镜会重逢,花里同眠今夜月。

碧桃溪上蓝桥路。
寂寞朱门闲院宇。
粉墙疏竹弄清蟾,玉砌红蕉宜夜雨。

玉容寂寞谁为主。
寒食心情愁几许。
前身清澹似梅妆,遥夜依微留月住。

游人等得春晴也。
处处旗亭堪系马。
雨前秾杏尚娉婷,风后残梅无顾藉。

龙山歌舞无人道。
只说先生狂落帽。
秋风亦是可怜人,要令天意知人老。

霜风不动晴明好。
探梅有约城东道。
桥边失却老仙期,城门落日人归早。

嫦娥天上人谁识。
家在蓬山烟水隔。
不应着意眼前人,便是登瀛当日客。

江头雨后山如髻。
催送新凉风有意。
月来杨柳绿阴中,秋在梧桐疏影外。

弄晴数点梨梢雨,门外画桥寒食路。
杜鹃飞破草间烟,蝴蝶惹残花底露。


东君着意怜樊素。

白头杯酒重临轩,喜见名花又一番。


春粉腻霞微著晕,露红渐玉淡生痕。


酷怜似醉还饶笑,尽是多情尚欠言。

寂寂画堂梁上燕,高卷翠帘横数扇。
一庭春色恼人来,满地落花红几片。


愁倚锦屏低雪面,泪滴绣罗金缕线。

轻敛翠蛾呈皓齿,莺转一枝花影里。
声声清迥遏行云,寂寂画梁尘暗起。


玉斝满斟情未已,促坐王孙公子醉。

阴阴云日江城晚。
小院回廊春已满。
谁教言语似鹂黄,深闭玉笼千万怨。

湖平木落摇空阔。
叶底流泉鸣复咽。
酒边清漏往时同,花里朱弦纤手抹。

看花相对数花筹,绮谷偏宜清夜游;


欲比酒容来叶底,频疑灯影上枝头。


妆残莲粉精神别,梦入梨云颜色浮。


暮霭迷离浑一片,湘帘挂处隐朱楼。

曲江花事已阑珊,春富名园色可餐;


香韵乍经羞后见,风流恰向醉中看。


不妨艳质偏丛绿,却羡芳心自渥丹。


小雨疏窗遥望断,轻绡低护绛云团。

凭楼试看春何处。
帘卷空青淡烟雨。
竹将翠影画屏纱,风约乱红依绣户。

城上风光莺语乱,城下烟波春拍岸。
绿杨芳草几时休,泪眼愁肠先已断。


情怀渐觉成衰晚,鸾镜朱颜惊暗换。

锦箨参差朱槛曲。
露濯文犀和粉绿。
未容浓翠伴桃红,已许纤枝留凤宿。

江村百六春强半。
拍拍池塘春水满。
风团柳絮舞如狂,雨压橘花香不散。

万花丛底曾抬目。
澹雅梳妆娇已足。
夜来鹦鹉梦中人,春去琵琶江上曲。

柳丝挽得秋光住。
肠断驿亭离别处。
斜阳一片水边楼,红叶满天江上路。

长江浩渺山明秀。
宛转西风惊客袖。
相逢才系柳边舟,相别又倾花下酒。

西园斗结秋千了。
日漾游丝烟外袅。
小桥杨柳色初浓,别院海棠花正好。

东风跃马长安道。
一树樱桃花谢了。
别来千里梦频归,醉里五更愁不到。

粉销香减红兰泪。
总是文君初别意。
春风织就闷情怀,夜月砌成愁况未。

媚媚片月涵秋影。
低照银塘光不定。
绿云冉冉粉初匀,玉露泠泠香自省。

秦关楚水天涯路。
唯有归鸿知住处。
经时巳换蓼花洲,依旧难忘芳草渡。